正文

第四节 “捧杀”欧元:反手做多更要命(3)

资本奴役全人类 作者:朱雪尘


希腊政府一听,高盛的条件貌似还算合理,假如欧元继续贬值,两年后希腊政府还能赚一点点钱。为了加入欧盟,希腊就签了。可是希腊没想到,自己中招了?这份借款协议的基础是什么?不是高盛的仁慈,而是高盛对于未来汇率走势的判断,高盛知道未来欧元会升值,美元要贬值,你希腊政府正好把外汇走势做反了,就等着赔钱吧。

事实正是如此,未来的市场上欧元持续升值,美元持续贬值。

我估计,当时包括高盛在内的美国财团已经打算大举做高欧元了,这帮人做高欧元就要建仓,可是在现货市场建仓显然不合算,那样会让他们购入欧元的成本上升。怎么办?就是用希腊国债这种办法建仓。

两年一晃就到,2002年12月底的时候欧元涨了,1美元=0.95欧元,希腊政府拿110亿欧元给高盛,高盛用其中的95亿欧元从外汇现货市场换了100亿美元给了希腊政府,自己手里净胜下15亿欧元,真的赚大了。

故事到这里还没完,你想想两年希腊就赔了15亿欧元,还能还得起债吗?根本不可能啊。希腊只能借新债还旧债,同时为了保持资产负债表的好看,还要按照原来的办法,继续搞。于是希腊又找到高盛,说能不能按照老办法再帮我多发点债?高盛说:行啊,不过你这次就得提高利率了,大家知道你借钱太多了,不提高利率我的客户不买啊。希腊政府为了发国债,只好答应了高盛的要求。

这回希腊政府得多借点,你帮我发200亿欧元的国债。高盛说没问题。为了掩盖债务,希腊还必须看空欧元,于是高盛跟希腊政府协商,按照1美元=1欧元的比价,现在我给你200亿欧元,两年后即到2004年的时候,你给我200亿欧元,我给你200亿美元,然后你再去还钱,这样你还不用在负债表上体现出来多借的债。希腊政府这次更“感动”了。

可事实是,欧元还要升值,美元还要贬值。到2004年12月底的时候,1美元=0.736欧元了。希腊政府给高盛200亿欧元,高盛又拿其中的147亿欧元,从现货外汇市场换了200亿美元给了希腊政府,自己又留下了53亿欧元。由此可见,高盛真是够黑的。

以上这些都是比喻,不是真实的交易细节,只是举例说明。但是希腊政府为了掩盖资产负债表的难看,必须持续不断地被迫买入看空欧元的“货币掉期交易”合约,随着欧元的不断升值,就像吸毒一样,债台越筑越高。所以,作弊仅仅是掩盖问题,债务本身并不会消失。相反,就像圆一个谎需要撒一个更大的谎一样,希腊不得不制造更多的“货币掉期交易”掩饰债务、掩饰赤字。这加重了希腊的债务负担,使希腊深陷坏账漩涡而无法自拔。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将分别达到12 .7%和113%,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60%的上限。

高盛还为希腊设计了多种敛财却不会使负债率上升的方法。如牵线希腊与15家银行达成货币掉期协议,帮助希腊掩盖真实的赤字状况,使得10年来,希腊一再低报其预算赤字数目,导致当前的债务危机。

资本的贪婪是无限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高盛知道希腊政府就像吸毒一样无法自拔之后,就开始了下一步的行动——创设希腊国债CDS。

什么是CDS呢?CDS中文叫信用违约掉期,有的报纸说CDS等金融衍生品就是像保险一样的金融产品,的确,购买了这些金融衍生品你会在发生损失时得到补偿,就好像是买了保险,但是问题是金融衍生品的运行机制与传统意义上的保险并不一样。

传统保险产品的运行机制是什么?就是说你买了保险,如果你出现危险,那么就会由所有买了保险的人跟你一起分担损失,即使没有出现事故的人,也要承担这种责任。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花了很少的钱买保险,但能获得很大的保障,因为不会每个购买保险的人都出现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