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节 黄金投机:美元成了私人银行的猎物(2)

资本奴役全人类 作者:朱雪尘


两年之后,也就是1875年,这些大财团布的局开始收网了。大财团控制的银行家们开始借1869年黄金投机的案件向政府说明:金与“绿钞”不等值是多么可怕。他们鼓吹黄金本位,告诉美国政府应该发行能够得到黄金支持的纸币。

很多议员接受了这种观点,被蒙骗的美国国会颁布了《重启硬币法案》。这帮鼓吹重新启用硬币的人,实际上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求美国政府兑换自南北战争之后的所有纸币为黄金。这一次,美国政府和国会再次被大财团玩弄于股掌之中。

虽然这项法案遭到了很多美国农民和钢铁业主的反对,他们担心恢复硬币之后,他们的成本会上升。而且,重启硬币就意味着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市场也会出现通缩,造成整个经济的萎缩。但是美国政府被1869年的事件吓坏了,他们听信了这些大银行家的建议,还是通过了《重启硬币法案》。

《重启硬币法案》是这么规定的:到1879年1月1日,所有流通中的“绿钞”都可以用黄金硬币兑换。这正是那些大财团们所期望的。

整个美国储备的黄金,就这样流入了大银行的金库。整件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重启硬币法案》只是整个大计划的第二步,欧洲财团的目的是再次掌控美国央行。

《重启硬币法案》启动之后,美国政府也知道这会将整个美国经济陷入无穷无尽的通货紧缩。同时,国库的黄金为了支付“绿钞”,将急剧减少。所以美国政府又想了一招:开始使用银币,政府想当然地认为人们会把“绿钞”兑换成银币,还规定了黄金和白银的比价。可美国老百姓哪有那么好忽悠,国际通用货币是黄金,所以手里自然拿着黄金更保险。其实在美国老百姓眼里,白银与“绿钞”区别不大,人们还是习惯性地把黄金存起来。同时,由于白银成为法定货币,白银产量激增,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刺激经济,但其副作用也很明显,白银越来越多,民众就会抛出白银而储存黄金,白银会进一步贬值。

到了1890年,白银与黄金的比价从1873年的16:1,降到了20:1。白银贬值造成人们纷纷把手中的白银换成黄金,美?国库的黄金储备越来越少。1894年,8 400万美元的黄金被运到了国外,到了1895年,美国国库只剩下4 500万美元黄金。

没有出路的美国政府只好求助于欧洲财团的代理人摩根,希望摩根能够帮助美国政府发行国债,筹措到足够的黄金。这样一来,正好中了那些欧洲资本家们的圈套。欧洲大财团拿到了美国的国债,而摩根发国债也赚了大钱。到1895年6月,美国国库的黄金储备达到了1.075亿美元,高于警戒线。

貌似救世主一样的摩根拯救了美国的黄金储备,来自欧洲的贷款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复苏,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

到了1900年,?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这时候的华尔街堪比伦敦的金融城了。依靠发债大发一笔的摩根和依靠石油暴富的洛克菲勒,与欧洲资本联合起来,达成了共识。大财团联合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控制美国的央行——美联储。

好戏就要开场了,但这之前还需要一点铺垫。大财团们密谋制造一次危机,让美国政府认识到,有必要请这些大财团来管理这个国家的货币。20世纪初,摩根和洛克菲勒共同导演了一场经济危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一次登台的主角是铜。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的需求越来越大,铜作为输电的最佳选择?产量大增。当时蒙大拿州和亚利桑那州是著名的产铜地。在蒙大拿的比尤特,一个叫海因兹的暴发户利用当地法律,侵占了波士顿-蒙大拿矿业公司的矿产。但海因兹并不知道,这个其貌不扬的公司却并不一般,背后的靠山可是洛克菲勒财团和摩根财团。大佬们不愿意跟这些小暴发户一般见识,就出了1 050万美元买下了海因兹的全部股权。不过这梁子可就从此结下了。

此后,海因兹通过这笔钱联合了另一个叫莫尔斯的人,控制了美国的几家银行,开始投机铜业。他们成立了一家名为联合铜业公司,资本金高达8 000万美金,但是这些钱都是发股票筹集来的,其实这个所谓的联合铜业公司并没有什么铜业资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