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股市乱象(1)

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作者:陈志武


本篇来源:2008年8月23日《南方周末》,记者郭宇宽。

中国的股市有很多让人跌破眼镜的地方,要涨一片红,要跌一片绿,像坐过山车一样,说是疯狂也不过分。造成这种非理性疯狂的原因何在?股市的未来该如何完善?

问: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也不少年头了,中国股市为什么还如此缺乏理性?

陈志武:我们缺乏真正深刻的教训。要培养成熟的市场就是要让投资者分享市场的红利,同时也接受市场的教训,按市场规律办,该赔的就赔,该倾家荡产的就要倾家荡产,这样才会形成理性的投资氛围和负责任的投资者。在什么都以“社会稳定”为第一原则的情况下,太多对上市公司、对证券公司、对投机者的溺爱,只会让股市脱离上市公司,让股票是一个世界,股票发行公司是另一个世界,两个世界各自互不相干,股市就完全成赌场。

问:我有点儿不同意。中国股市其实也一样有教训吧,有些股民过去几年给搞得欲哭无泪的也不少。不过很反讽,他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往往是感慨“中国还是政策市”。这种教训好像就是让老百姓更加不理性,更加放弃独立判断,相信要跟着政府这个大庄家跑。

陈志武:对,我说的就是特别缺乏来自市场的教训。比如大陆股市有些上市公司连年亏损,按公司法早该退市,就搞出个ST股。“ST”了好久,又搞出一个SST,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吗?

这种羞羞答答的文化对于证券市场是最可怕的。我们的一些官员非常得意地用一些政策手段,比如动不动发个人民日报社论,把股票指数玩弄于股掌之间,以调控能力为自豪,这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让人除了跟踪政策信号之外没法去对投资决策太认真。

问:这一轮股市浪潮中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尽管巴菲特在中国变得家喻户晓,但我所知道的一些基金经理都开始费心打听内幕消息,没有人敢标榜自己像巴菲特那样依赖公开的信息来做研究,那会被当作傻子,而在西方被当作过街老鼠的“内幕交易”,在中国要打击也是不疼不痒。

陈志武:这就是非理性的“政策市”的恶果。大量的炒股者依赖内幕消息而发财,而且这样的政府坐庄蕴藏着巨大的败德风险,因为绝大多数内幕消息都来自于政府部门。“政策市”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导到政府内幕消息上,而不是放在追踪上市公司的商业模式和公司治理上。

问:早些年一些地方政府把一些濒于破产的垃圾国有企业“包装上市”,这也属于扰乱市场秩序的内幕交易吧?

陈志武:当然,这样严重透支了政府的信用。一个股市能够成长起来的核心就是信用,你说股票就是一张纸,如果不讲信用,凭什么能这么值钱?有些人垄断了内幕信息并优先于大众获利,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在美国证券界的从业人员,自己不能开股票账户。像格林斯潘这样的人,不仅自己,连家属都不能碰股票,被发现是要坐牢或被处罚的。我记得美国曾有一个送报纸的伙计,因为提前看到了报纸上的一条消息,抢先买股票套利,结果都被以“内幕交易”起诉。这种道德要求不知道今天中国有多少人能做到。

问:我琢磨这个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我觉得没有任何解决的出路,除非能把老百姓出于不安全感而投机的资金引导到创业上来,让大家对未来产生坚定的投资信念。否则任何通过紧缩信贷一类的手段来降低流动性,对经济产生的作用都是杀伤性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