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谁说洋人无嫉妒

半轮秋 作者:邓高如


有人说国人多嫉妒,洋人心胸宽。我说此言差矣。手头便有一例。

阿尔弗里德·伯恩纳德·诺贝尔——这个瑞典19世纪的著名化学家。1896年11月27日,在他逝前的23天,他写下了一份史无前例的遗嘱,将其遗产的一部分共920万美元作奖励基金,每年以其利息(约20万美元),分别奖励上一年度在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事业(1968年后人又增设经济学奖金)等领域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奇怪的是在诺贝尔的遗嘱中,压根儿就没有提到设立这个奖项,后人也未能将其增补。这其中的奥妙何在呢 

一种说法(美、法等国的)是:瑞典杰出数学家米塔戈·列弗勒尔当年曾屡次向诺贝尔的女友大献殷勤,而且奏效。诺贝尔大为光火,决定用独特的方式对侮辱他的人及其研究的学科给予报复。另一种说法(瑞典的)是:诺贝尔素与米塔戈·列弗勒尔不和。诺贝尔拟定遗嘱的时候,米塔戈·列弗勒尔正是瑞典数学界的当然领袖。诺贝尔知道,如果设立数学奖,那么,就给列弗勒尔造成了获奖的可能性。这无疑是数学和数学家的遗憾,也是诺贝尔的遗憾。

以上两种说法哪个更准确无可考,但它们都足以说明,是嫉妒之心造成了数学界的这一憾事。

如果说诺贝尔的忌妒仅仅是传言而已,那么司汤达的《红与黑——1830年纪事》里那个德·瑞拉夫人,为了获得于连的爱情,竟对侯爵女儿玛特尔的年轻漂亮、浪漫柔情醋劲大发,妒火中烧,终于写信揭发于连过去的劣迹。这不但毁灭了玛特尔的爱情,而且也把于连送上了断头台,这应当说是“经典”事例了吧!还有《哈姆雷特》里的那个弑君占嫂的丹麦国王克劳狄斯;《基督山伯爵》里那个设计陷害即将升任为船长邓蒂斯的卑鄙小人邓格拉斯,等等。从宫廷到里巷,这些嫉妒还少么 

如果说这些嫉妒都是一些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上不了正史,那么,我们就再来看一看某些洋人忌妒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的那一页页“正史”吧!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一个事关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选择。躲在峨眉山观战的蒋介石下山“摘桃子”了。“山姆大叔”立马用洋枪洋炮、美钞白面资助蒋介石打内战,个中原因难道就没有嫉妒和担心中国共产党一旦解放全中国,就可能使这个东方弱国一跃成为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国么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通人和,国运昌盛,“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全面实现之日已曙光在望。一些西方反华势力分化、西化、弱化我国的政治图谋也愈演愈烈。对“人权”问题大做文章,对台湾问题干预不断,对香港回归祖国指手画脚。还有“入关”问题、“奥运赛选址”问题、“最惠国待遇”问题,也云遮雾障,多有猫腻。其所作所为多么像中国旧式泼妇或家道式微的劣绅,看邻居齐家有方、六业兴旺后而耍出的无赖与刁悍呢 

忌妒,据生物学家介绍,为“人之初”的一种本性。一对孪生婴儿,见一个吃奶另一个就会以各种“行为语言”表示抗议。弗洛伊德也有类似的论述。这自然是人类愚昧、性恶的一种表现。真正文明、进步的社会是一定会摈弃并睥睨于它的。尔虞我诈的西方社会,不可能完全是文明、高尚的人群的集合。因此,他们具备各种嫉妒心理是不足为怪的。

当然,某些西方反华势力嫉妒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所取得的各项伟大成就,主要是由于西方利益的需要和他们的阶级本性所决定的。看来,要实现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大同世界,天下为公”的时代,距离还遥远着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