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箭多雕

摩根财团之华尔街再无王者 作者:柏阳


美联储的建立,在皮尔庞特时期酝酿,在杰克时代一举完成。

奥尔德里奇法案早在1911年1月便已提交,但直到1913年12月方才通过,其间经历种种波折:法案更名、笼络民众、数易其稿、总统大选……

不过,摩根财团最终达成所愿,一箭多雕,可谓修成正果。

表面上看,摩根财团的权力因美联储而被削弱,而实际上,处于货币托拉斯调查漩涡之中的摩根,借此转移了公众的视线,减轻了杰克身上的政治压力。

正如研究联储历史的学者威廉 格雷德所说:“美联储继承了摩根财团位高而权重的作用,以及公众的怨恨。”

摩根通过美联储的建立,在成功避开公众声讨的同时,实权也丝毫未减。

在控制力上,美联储由12个联邦储备银行构成,尽管区域划分的初衷是分权、制衡,但实际上覆盖了摩根等主要大银行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拥有对美联储的掌控权。设在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尽管名义上监督着12家地方联储银行,但实则有点像八月里的黄瓜棚——空架子,软弱无力,没有实权。

在话语权上,国会通过法案的形式,宣布无权对美联储对所制定的货币政策实施干预;联邦政府的控制力也因华盛顿联储权力的旁落而名存实亡;银行家们还牢牢把持着大小传媒,控制着公众监督的主渠道。可以说,初建的美联储明显是监管的“真空”地带。

在人事安排上,摩根代理人——本杰明 斯特朗,成为了美联储纽约银行的第一任董事会主席(相当于今天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角色)。

当然,最重要的是美联储名为国有,实际上和第一、第二银行一样,是一家私人拥有的银行,不同的是私有化得更加彻底。

但此处有一点需要澄清(学术讨论,欢迎拍砖)。从那时开始,直到今天,许多指责、诟病都集中于美联储的私人银行性质,称其有占国家便宜之嫌。其实这完全是舍本逐末(都是《货币战争》一书给闹的)。

美联储获得的铸币税、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的盈利,都被财政部以税金等形式悉数“盘剥”,私人银行家们绝无分红、股利之类的“不明收入”,他们的初衷也不在于此。银行财团的终极目标是:以政府信誉之名,行银行卡特尔之实,最终为其信贷扩张行为提供支持。

就这样,此后20年,为摩根削权而建的美联储(这只是威尔逊和民众的一厢情愿罢了),对摩根财团的利益并没有构成任何威胁,实际上只是由“摩根发挥中央银行的作用”转变为了“摩根就是华尔街上的联储银行”,换汤不换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