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拉蒙特的二三事

摩根财团之华尔街再无王者 作者:柏阳


拉蒙特,男,1870年生人,克拉弗拉克人(纽约北部),职业银行家,曾混迹于媒体圈、商业圈、艺术圈,是摩根财团历史上最成功的CEO(首席执行官,当时还叫“总裁”)之一。

拉蒙特祖上是苏格兰人,18世纪中期不远万里,移民到美国。小拉的父亲是个穷牧师,家教严格而传统,不许跳舞、打牌,禁止在安息日出行。

度过质朴单纯的童年生活后,小拉依靠着奖学金,先后在菲利普 埃克赛特学院和哈佛大学完成学业。

当时的美国正是一个冉冉升起的新兴大国,人们崇尚自我奋斗甚至可以不择手段,鼓励创造商业奇迹甚至可以践踏规则。

在速效“成功学”泛滥的背景下,小拉的个性中也深深地刻下了时代的印迹。

对杰克、戴维森和整个摩根家族阿谀奉承、毕恭毕敬;准确的自我定位——恭顺的朝臣,深知以退为进、深谋远虑的真谛;广结天下朋友,政商通吃;精力过人,涉足商业、金融、外交等诸多领域……这些就是拉蒙特成功上位的“厚黑哲学”。

就这样,出身贫寒家庭的拉蒙特,通过自己的不懈奋斗,终于攀上了摩根特权阶层的最顶端,成为美国乃至世界上最有权势的“贵族”,写就一出现代版“丑小鸭传奇”。

小拉并不是直接起步于银行业的。大学毕业后他先混迹于媒体圈——《纽约论坛报》。两年多的记者生涯,虽未混上个“名记”的名头(后来所谓“资深报人”的雅号纯粹系自我炒作),但商业才华却像腰间赘肉般“横溢”了出来。

他利用舆论力量和报纸广告,挽救了一家濒临倒闭的进出口公司,还以自己的名字重新命名该公司。

好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

戴维森和拉蒙特恰好此时也是邻居,家长里短的一聊,老戴开始对风华正茂的小拉器重有加。1903年的一天,30出头的小拉与戴维森搭同一趟火车回家。漫漫旅程,戴维森便和这位好邻居神侃了起来。

“我现在正筹建一家银行家信托公司,目前缺个财务总管,小拉,我看你挺合适的。”

“戴大哥,银行我也没干过啊?我搞企业干的事都是和人家借钱,借钱给别人的活计可真是不熟!”的确,没接触过银行业务的小拉,还不敢轻易跳槽。

“这不是缺点,而是你的优点。你一定没问题。”戴维森对自己的直觉一向自信。

“伯乐”戴维森的第六感没有错。当然,拉蒙特这匹“千里马”也没有错过改变命运的机会。

1909年,经过考察和培养,小拉接了戴维森的班,被选送到第一国民银行做领导,职务和当年的老戴一样,也做起了副行长。

很快,皮尔庞特又一次“挖角”成功。尽管接受邀请时,拉蒙特故作姿态,还有些半推半就、扭扭捏捏,但目标高远的他,绝非燕雀,而是鸿鹄。他深知,唯有摩根才是最适合他展翅高飞的舞台。

他的才华,很快就得到了集中展示的平台——巴黎和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