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后一根稻草

摩根财团之华尔街再无王者 作者:柏阳


法兰西银行是最不吃诺曼那一套的央行,我行我素,特立独行。法国银行行长埃米尔 莫罗崇尚古典金本位制,对诺曼牵头构建的金汇兑本位制不过是口是心非、敷衍了事。

早在1926年,法兰西银行的黄金储备就已经高于了英格兰银行。随后的1928年,法国开始有计划地推动法郎回归金本位制。

法兰西银行吸取了英国的教训,以远低于战前水平的实际市价重构金本位。很快,法国的出口能力得以恢复,经济重现生机;实施通胀政策的欧洲各国,黄金开始流向法国,法兰西银行很快成为世界第二大黄金持有者(仅次于美联储);1931年大萧条咆哮全球时,法国竟然实现了充分就业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极目远眺,欧陆四下已是危机四伏,只有法国一枝独秀。

可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主导世界金融运行的金汇兑本位制,已步入末路穷途。法国不按常理出牌,只会加速新金本位大厦的倾覆。

1931年7月,法兰西银行不断兑现黄金储备,此时美法两国的黄金储量占据世界总量的75%以上。英国的黄金储备捉襟见肘,已不足以支撑金汇兑本位制的运行。

投资者疯狂抛售英镑,恐慌性挤兑开始蔓延,英镑在国际市场上猛跌,英国外汇储备几乎被掏空——局势一团糟。

英国政府从摩根等美国银行处紧急筹措了亿美元,不过这只是杯水车薪。此时,诺曼意识到,其苦心经营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已是大势已去。

心力交瘁的蒙塔古 诺曼,因精神过度紧张暂时离开了工作岗位,接替他的是副行长哈维爵士。愈演愈烈的英镑信任危机,最终让杰克和格伦费尔下定决心,让诺曼体面的离开。

杰克发给诺曼的电报热情洋溢,慷慨大度:您可以乘坐海盗四号游艇,前往欧洲、北非、远东,任何地方都可以,旅行将配有有专门医师。随行亲友、佣人的房间也都为您准备妥当。

处于风口浪尖上的诺曼,为避开国内“阴谋论”的猜疑和指责,没有接受杰克的“盛情”邀请,而是悄然来到加拿大魁北克的弗兰特纳克城堡疗养。

就这样,诺曼落寞地离开了英国。他没有挣扎,在英格兰银行和摩根财团的暗示下,他选择了主动“被流放”。

也许,是他不忍心看见,也根本无法接受,一手缔造的金本位大厦在面前破碎为一片瓦砾。

诺曼走后不久,英国首相麦克唐纳为挽救金本位,仍做出了最后的努力。政府通过了增加税赋、降低工资等削减预算赤字的法案,摩根银行和法国也各提供给英国2亿美元贷款用于资金周转。

摩根为此调动多达110家的美国银行,英国本土左翼人士谴责摩根企图干预英国经济的险恶用心,美国人则对华尔街置美国经济衰退于不顾、拿救命钱援助英国的行为同声谴责,摩根又受了一次“夹板气”。

然而,市场对英镑的信心已经无可挽回。9月,苏格兰因弗戈登地区的英国海军部队因不满政府“盘剥”工资而发生兵变。尽管规模不大,但水手哗变预示着紧缩预算政策破产,捍卫金本位的最后一丝幻想随之破灭。

是时候说再见了。

1931年9月21日,英格兰银行宣布:恢复不足七个年头的金本位制,寿终正寝。

这一次,金本位离别得如此决绝,如此彻底。

这一天,诺曼乘船离开加拿大,踏上回国的路。

这一刻,悠悠金融帝国梦戛然而止。

英镑的“金手铐”被砸得粉碎,汇价在自由浮动后一落千丈,高估的水分一次性拧干。扭曲的价格被矫正,英镑贬值接近四成。英国出口随后强劲反弹,经济哀嚎着从崩盘的边缘被拉回。

不用再为了金本位而死撑的英国经济,总算又活了过来。

不久,欧洲25个国家相继放弃了金本位制。美国这棵金本位独苗,也只是勉强地坚持了两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