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不寻常的故乡情结(10)

省长亲信 作者:闻雨


姜小鸾注视着张若愚,意有所指地说:“其实,山已经不是那座座山,水也已经不是那道道水,老玉米怎么还会是那原来的老玉米?”

张若愚终于开口说话,心情很沉重地样子:“世间的事情,真的是有一利便有一弊。真没想到,得到了金子,生态环境却被破坏了。水变质了,农作物变味了。自食其果啊!小鸾,难道这就是祖祖辈辈念叨的报应?长此下去,怕是真的会万劫不复啊!”

“若愚省长,”姜小鸾不再调侃,认真起来,“五龙金矿可真是一块臭肉烂了满锅的汤,真没想到,会留下了这么大隐患。”

“说说看,小鸾,现在周边的老百姓,对五龙金矿污染环境问题反映还很强烈吗?上访情况怎么样?态势会怎么发展?”张若愚直视着姜小鸾的眼睛问。

姜小鸾说:“世事难测!五龙金矿项目,是你当年领着我们累断了腿,磨破了嘴才引进的外资项目,也是咱们翠湖开发区最大的、效益最好的外资项目。我始终认为,这个项目是你赫赫政绩簿上,最闪亮的一颗金星。没想到,事隔多年后,现在这个矿的尾矿却开始产生污染了。别的不讲,这老玉米都变味道了……怎么说呢?搞得不好,说不定它会变成为你光闪闪、亮晶晶历史上的一个暗疮呢。”

“也许……也许是一颗定时炸弹。”张若愚哭笑着,又把目光转向窗外,神色有些凄然。

李清泉心里一震,但表情依旧木然,一言不发。他知道,一位是常务副省长,一位是市委书记,二人都是北方省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张若愚只差临门一脚,就将成为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姜小鸾的仕途也被普遍看好,处于蓄势待发状态,升迁到更高职位上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自己呢?仅仅是一个秘书而已,在这样的场合,是根本没有话语权的。

“小鸾,你把情况介绍给我们听听。”张若愚有意提到“我们”,意思很明白,是他这个常务副省长和秘书李清泉,要一起听汇报,“清泉对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不了解,你介绍的详细些。”

其实,这一两年来,李清泉对翠湖开发区五龙金矿尾矿污染问题,自言自语地也听到过一些反映。他也感觉到,这件事情始终挂在张若愚的心上,挥之不去,隐隐作痛。但是,太深层次的情况,他确实知之不多。

姜小鸾把目光转向李清泉,说:“清泉,当年……当年若愚书记发起绝地突围战役,打开山门,向世界展示翠湖,举全市之力招商引资时,你还在京城里优哉游哉地背课文,一心只读圣贤书吧?对,那时候你正在读研究生,读完了硕士读博士。”

姜小鸾回忆起十几年前的创业,一段让人振奋而又伤感的岁月。

要发展经济,就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投资饥渴问题,却是普遍存在的。全国各地、各级领导干部都在招商,都想招来境外企业投资办厂,引进外资开发本地资源。你有优惠政策,我有保姆式服务,各村有各村的高招。但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世间是不存在的。每一笔外资的到位,每一个项目的落地生根,背后都有说不完的曲折故事,看不见的辛苦汗水。市委书记张若愚御驾亲征,挂帅出马,带领姜小鸾一行大队人马到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开招商会,一路风尘仆仆,却发现效果并不明显,鲜花、笑脸、客气的寒喧后,只签了几个并没有多少操作性的意向合同。回翠湖后,张若愚虽然气势如昨,背地里情绪却有些低落。这可是张若愚破釜沉舟的背水一战啊!由于着急上火,牙疼得滴水不进。看透张若愚心思的姜小鸾,在一天夜里独自来到张若愚的宿舍。默默地陪着张若愚坐了一会儿之后,姜小鸾说,张书记,我们翠湖对外招商,没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翠湖座落在千山万水之中,交通不方便,产业基础又薄弱,谁愿结我们这样的穷亲戚?我看,我们这样跑下去不行,不仅花不起路费钱,时间长了,老百姓也不干,会说我们满世界看风景,游山玩水闲逛悠。张若愚说,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你有什么高见?姜小鸾说,张书记,我想好了,我们不学其它地方打呼隆招商,雷声大雨点小,我们实行市级领导招商项目责任制,每个领导肩上都压上担子。这样做,既逼着大家上路干活,又堵住他们的嘴,让他们知道招商引资的艰难,少说风凉话。县处级、科股级干部,人人都给他们摊上招商引资指标。张若愚同意,认为姜小鸾的人人肩上有指标,个个单位有任务的办法可行。姜小鸾说,在招商方式上,我们也应该有所改进,可以采取诸如投亲靠友等一些办法。我们手里没有更优惠的政策,减免税收的权力不在市里,不能瞎承诺乱许愿,但是,我们可以用资源与外商合资,在土地出让、矿产资源出让或者折价作股时,多让利给外商。这方面,我们比其它市有优势,国家政策又没有限制性规定。张若愚心里一亮,似有绝处逢生的感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