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逃离疯人院(8)

省长亲信 作者:闻雨


“哼,蛙鼓都碎了!”站在爷爷身边,默不作声的渔童突然插嘴说。

“什么蛙鼓碎了?”李清泉弯下腰问。

“蛙鼓碎了就是蛙鼓碎了,连这个都不懂,甭想当江湖好汉!”渔童气的肚子鼓鼓的,一甩头,不理李清泉。

徐世德解释说:“以前,夜深人静时,河两岸的树下芦苇丛中,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听起来那个舒心劲啊,像喝了清亮亮的泉水似的!渔童最爱听蛙鸣,他说,那是青蛙在敲鼓,小鼓手青蛙在敲鼓给河里的鱼演奏催眠曲。夏天的夜里,渔童死活都不肯回舱里睡觉,硬拧着在甲板躺着,说听不到蛙鼓就睡不着觉。”

“蛙鼓是我的摇篮曲!”渔童说。

“可是,碧流河被污染后,河里的青蛙少了,蛙声稀稀落落,蛙鼓哑了……”徐世德说着,怜惜地摸着渔童的脑袋。

“蛙鼓碎了,蛙鼓碎了,青蛙王子死了,青蛙王子死了……”渔童难过地哭了起来,肩膀一颤一颤的。

李清泉想哄哄渔童,安慰安慰他,告诉他,自己就是步云山、碧流河一方之主,用不了多久,就会根治上游污染,还碧流河碧波绿水,还小渔童蛙鼓……可是,不知为什么,有些冲动的他却没有开口。

也许是孤寂久了,徐世德叙述的欲望很强,一吐为快:“说到底,吃亏受罪的是谁 是老百姓!河上岸上有权有势的,现在谁还喝碧流河的水,吃河里的鱼?人家命贵,为了长命百岁,为了富贵荣华的日子,拉水吃,买水喝,远远地搬到城里去住。老百姓无权没钱,走投无路,只好熬日子,逆来顺受,认命了。”

“爷爷,拳打天下,行侠仗义!”渔童抹了把眼泪,突然高喊。

“去去去,你懂什么?这都什么年月了?”徐世德很感怀地自语,“淡漠了的江湖,消失的武林……我们这一代人,该退隐了……”

李清泉在想,其实,徐世德这是消极厌世,逃避责任。凭他在翠湖的威望和影响力,只要登高一呼,肯定会八方响应,万众相随。摧枯拉朽,势不可挡!或许,揭竿而起,燎原之势的民情,震惊朝野后,真的会促使问题的解决,还老百姓一个公平!想到这里,李清泉禁不住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可是,转念又一想,结果会怎样呢?毕竟不是官逼民反的封建社会,那样一来,失控的局面如何收拾?山洪暴发后怎么挡谁来掩?沸腾的民怨怎么安抚平息?血流成河,横尸遍野的残局又靠什么去平复?张若愚需要稳定,姜小鸾需要稳定,李清泉的使命也是稳定。事体重大,意气用事必然功败垂成……

想到这里,李清泉觉得应该疏缓疏缓徐世德心中的郁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翠湖,在步云山的感召力非同一般,是哪一级官员都不可比拟的。他的态度,将直接影响老百姓的是非判断。老百姓心目中的渔王,是李清泉可以借重的重要力量……

可是,对老人说些什么呢?说现时的稳定重如泰山,只有稳定和谐的局面,才能够得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老百姓才能有好日子过?这些大道理虽然顺口好听,可显得多么苍白无力!说执政者已经听到了老百姓的呼声,了解到了民间的疾苦,正在研究办法措施,五龙金矿尾矿污染问题迟早会得到解决,只是需要时间,需要耐心等待?老百姓已经等待的太久了,太久了,这样的说法虽然无可挑剔,却过于残忍,难道,处于弱势的老百姓只有无穷无尽的等待?谁会肯定这个等待不会遥遥无期?说政府有政府的困难,请老百姓理解政府的苦衷,再克服克服困难,同舟共济,共渡难关?这种说辞虽然可以解一时之惑,长此以往,谁又会最终对老百姓负责呢?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轻飘飘的一句话能算是对老百姓真正负责任吗?再说,面对善良纯朴的老百姓,这种说法良心上过得去吗?政府再有困难,也和老百姓的困难无法相比,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他们的要求并不高,只想过有口粗茶淡饭吃,有件遮风挡雨的衣服穿的普普通通的日子。

李清泉觉得愧对家乡父老,无地自容。

夕阳如血。

徐世德在唱渔歌,碧流河渔歌。自从有了这条碧流河,宽阔绵长的河面上,与渔船一起漂流的便是缠绵苍凉的渔歌。苍劲粗犷的渔歌和渔家人的顽强不息,和打鱼人的磨难痛苦,随着岁月和波涛流淌。

碧流河,

你是一首古老的歌,

波连着波,

声声不息,

把大山的恩情诉说。

世世代代的翠湖人,

枕着你的涛声入睡,

伴着你的波浪生活,

日出日降,

水涨水落,

最知道百姓的冷暖,

最懂得百姓的清苦,

你养育山里人哟,

家乡的母亲河。

碧流河,

你是一个绵长的梦,

漩涡相连,

涟漪延绵,

湿润山里人的贫脊,

浇灌百姓干涸的心田,

岁月更替,

日夜往复,

把翠湖人尘覆的心愿,

把翠湖人祖辈的期盼,

带出望不到尽头的大山,

带向看不到前头的永远。

你最知道百姓的苦难,

你最了解百姓的期盼,

睡在你的梦里,

山里人舒坦心安。

碧流河,

你是一个说不完的故事,

像网眼一样密,

像鱼线一样长,

装在渔网里,

藏在船舱里,

埋在老人的背筐里,

夹在孩子的书本里,

鱼胆一样的苦涩,

汗珠一样的辛酸,

翠湖人日子的清苦,

原汁原味,

代代相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