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偶尔生病更长寿(4)

从里到外说健康 作者:王礼凤


人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人类还没有完全认清自己,搞不懂生命的秘密,认不清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才会做出有违身体和自然规律的事情。故《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必先岁气,无伐天和” 。强调无论是养生还是治病,都要因天之序,合乎自然,不能违反了天道。

诚然,生病是痛苦的,但绝不是灭顶之灾,而是老天给世人的一个小小的警告,让人类能够不断反省自己,并不断纠正错误的行为,朝着更加文明健康的方向前行。

6.病出免疫力

偶尔有点小病,能够不断刺激免疫系统,有效提高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小时候我们都注射过疫苗,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次,学校放了半天假,说是要给同学们发糖,但是所有的小朋友都被捉住在手臂上注射一针叫做卡介苗的东西,之后,手臂上就出现一肿块,据说肿得越厉害越好,最好是化脓,这样就不会得肺结核了。当时并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觉得好奇,最让人高兴的是,回家之后还有鸡蛋吃,真是“痛并快乐着”。后来我学了医,才明白接种防疫是为了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生病的道理和接种防疫类似,偶尔有点小病,能够不断地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有效提高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7.偶尔生病更长寿

偶尔生病,可以让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健康的重要,提醒我们重新思考自己的行为,改变错误的生活方式,养成合乎天道的生活习惯。

宇宙万物,生生灭灭,都遵循这一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就是说在生物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最先消失的,是那些不能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物种;而能够生存下来,并不断繁衍壮大的物种,不仅能够适应环境,而且能够影响环境,生存的周期也在不断延长。

在进化的过程中,生物并非完全被动,生物也在不断地调适自己,使其能够适应周围的环境。例如,有的植物在低温条件下,细胞里的含糖量不断增加,以适应寒冷的环境;如肺鱼的鳔在缺水的时候能进行呼吸,从而使生命得以延续。同时,生物也形成了有利于生存和繁殖的种种特征。如类人猿最终能够直立行走、长颈鹿脖子很长都是改变自己适应自然的典型。

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人类也在不断改变自己的内、外环境,与环境保持着动态平衡,从而获得越来越长的生存期。比如人的体温,无论冬冷夏热,都会保持大致的恒定,否则生命就会消亡。所以,人快死的时候,手脚是冰凉的。

生病是人体调整机体,适应环境的一种需要,是人体对有害因素的自我适应。偶尔病病,虽然痛苦,然而并非坏事,不仅是为了磨炼机体,使之更加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且便于及时发现、及早治疗隐藏的大病。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体壮如牛从无小恙的汉子,一旦病倒了,往往会无药可救;而那些大病没有,偶尔生点小病的人倒是能够儿孙绕膝,得以安享天年。其实,所谓长寿,不是说人体百毒不侵、一辈子从不生病,而是说在与疾病的博弈中身体能够运筹帷幄、从容不迫,即使暂时无法把它彻底歼灭,也能够迅速制定出对策,让它无法再兴风作浪。一旦掌握了这种诀窍,那么带病也可以得享长寿。据广西卫生厅调查,该区有15位百岁老人,几乎从不生病的只有1人,余者都是小病不断、大病没有,而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性格开朗,心胸豁达,家庭和睦。

偶尔生病,可以让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健康的重要,提醒我们重新思考自己的行为,改变错误的生活方式,养成合乎天道的生活习惯。经常生病的人,只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学会正确地使用身体,挖掘出人体的福田仙药,就一定能够闲庭信步,安然走到天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