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美对比看复苏(1)

中国经济大预测 作者:网易财经中心


嘉宾

丹尼尔·麦克法登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茅于轼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

高尚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龙永图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自担任外经贸部国际司司长后,参加中国的复关谈判,陆续被任命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助理、副部长,并作为首席谈判代表,最终成功结束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保育钧

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顾问。曾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件运输分会高级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企业国际发展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劳动学会顾问、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终身顾问、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高级顾问。

主持人:我很感谢今天圆桌对话的嘉宾,我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刻,对于中美关系和世界经济来说也很重要。我们经历了很多转变,今天最常听到的就是“平衡”这个词,它可以适用于三个不同的领域。

首先一个定义是,中国是一个经济体,它到底有什么长处、有什么弱点。二是美国,美国同样有一些严重的经济问题。三是在全球经济中,美国和中国成了比以前更加重要的一员,我要把它分成三部分讨论,首先请麦克法登教授,你是美国人,美国是否能在另外一个时期恢复?不仅仅是经济的健康,同时也要恢复人们的信心。

丹尼尔·麦克法登: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刺激经济复苏,甚至可以取代之前失去的信心,最终使整个金融体系恢复,或者是利用另外一个方式,通过监管来改善人们的信心。美国的信心可能需要更多刺激,但它未必会获得(想要的),因为其中有一个风险,美国担心他们会像日本一样经济委靡不振或增长缓慢。

主持人:如果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想评论,可以举手示意。茅先生,请你说说你认为中国模式最终会变成一个怎样的模式?

茅于轼:刚才我说到,中国经济增长非常特殊的一个环境就是一党专政和市场经济的结合,这种方式使得我们的经济高速增长,有很好的宏观管理,有政治上的稳定,还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它的毛病在于损害了一部分人,因为它每个同样受保护的人权市场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要同样保护,不能侵犯任何人,很多对大家有好处的事儿做不成。我们通过损害一部分人(做成了),积累了很多社会矛盾,我觉得我们要进入到另外一个政治改革的阶段,把原来的增长模式逐渐调整为(使)每个人都同样受到保护。

从长远来看,这个模式虽然会(使发展)慢一点,但比较稳定。这是我的一个基本看法。

主持人:我想知道,中国应该怎么做到这一点?(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如何搭建这个桥梁?事实上,贫富之间的差距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中国应该怎么做?

茅于轼:中国的政治改革涉及许多方面,贫富差距是一方面,更为根本的是每个人的权利保护,平等的权利保护,或是取消在法律上的特权,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解决。所以打官司时并不是谁有理谁就能打赢,因为每个人的背景不同,像这个问题,就需要长时期的过渡阶段。我并不认为改革一下子就能成功,它是一个互相让步、互相理解对方立场(的过程),它需要时间。尤其对中国来讲,我们是经过文化大革命阶段发展过来的,我们很缺少任何人互相尊重、理解对方的态度和立场。我说的是民间和政府,民间要对政府让步,政府要对民间让步,而不是我压倒你、你压倒我,这不是改革的方向;改革的方向是互相理解、互相让步,商量出解决的办法,不要用武力手段,而要通过和平、理解、宽容来实现一步步的改进。

我相信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是看不到这个结果了,但我还是有信心的。

第二章全球智慧对话复苏主持人:高先生,在过去20年来,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大的泡沫或小的泡沫,但在每一次(发生)泡沫时,中国还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