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吕后称制功臣忍(11)

文景之治 作者:史杰鹏


我们知道,长安城内最大的皇宫一个是未央宫,一个是长乐宫。前者在刘邦死后,就变成了皇帝专住,后者则是太后专住。当时的未央卫尉名字叫“足”,姓氏已经不可考,但也是功臣集团的人物。总之这个未央卫尉足掌握着护卫未央宫的使命,没有未央卫尉的允许,任何人也不可能进入未央宫,即使进了宫,也无法进入殿门,这点是确定无疑的。

当时的宫卫制度非常严密,宫内戒备不说,沿着宫门内墙下还环列着卫尉士卒的宿舍。宫内有很多的殿,有些殿是一般官署,防守倒还一般;有些殿是皇帝居住的地方,防备则尤其严密,一般称为禁中(后因避讳,改为省中),吕产很可能就是刚进宫就被卫尉的士卒拦住,再也进不了禁中,进不了禁中,就意味着见不到皇帝,见不到皇帝则无法借皇帝的命令发号施令。

前面我们提到过,一般传统的看法,卫尉掌管南军。但这里表面上有个矛盾,既然吕后临死前已经让相国吕产掌管南军,那么未央卫尉足就至少应该听从吕产指挥,为什么周勃能让未央卫尉阻止吕产进宫呢?当然,这个叫足的人和周勃关系密切,已经拒绝听从名义上的上司吕产的命令,这个可能性不是完全没有的。

总之,虽然吕产进了未央宫,但是受到了未央卫尉麾下士卒的阻挡,进入不了殿内禁中,见不到皇帝。他只能在殿门前徘徊,心里焦躁,却还抱有希望。他想,自己的兄弟吕禄还掌握着北军的兵权,怕什么?相对于南军来说,北军的人数更为众多,装备更加精良,这支军队平时由中尉掌握,专门负责京城的守卫,是骁勇善战的野战部队。如果吕禄能够牢牢掌握北军,吕氏家族还有获胜的希望。

但是悲哀就悲哀在,在政治上,吕禄比吕产还要愚蠢得多。

话说吕禄早想放弃兵权,还曾想取得姑姑的支持,但在姑姑那里碰了一鼻子灰,有点灰溜溜的。

这边,周勃等人也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无计可施,恰好这时曹窋将吕产要进宫据守南军的消息传达。周勃和陈平更是焦躁上火,除了他们先派人通告未央卫尉不要放吕产进宫之外,他们更在谋略,怎么样才能夺取北军。

火既然已经烧到眉毛头上,周勃也顾不得那么多,他驾车跑到北军军营去,想先混入军营再说,如果顺利,就马上对里面的军队进行洗脑,让他们服从自己。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的,毕竟周勃是靠打仗发家的,带了一辈子的兵,北军中肯定有不少老部下。但是还没等他走到北军门口,就被哨兵呵斥住了:“干什么的?什么,太尉?有证件吗?没有,一边去,什么太尉,我还丞相呢?什么,想硬闯,看见这牌子没有?军营重地,哨兵神圣不可侵犯。你敢闯我就敢射箭。”周勃没辙,只好灰溜溜跑了回来。

这时襄平侯纪通发挥了作用。

纪通也是功臣集团中的人物,在功臣簿上排名第六十六,他当时正好担任符节令,掌管符节。汉朝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防伪设施,身份证、出入证上没有照片可以贴,只能用把竹片分为两半,一方持一半,有事把两片合并作为凭信,如果能够正好拼合无缝,则为有效。当然皇家的符比较复杂一些,有的用铜铸造,还有其他繁复的装饰,原理却是一样的。至于节,是一种比较长的信物,上面层层缀着红色的牦牛尾。纪通既然掌管符节,就等于可以为任何人办理进出重要机构的出入证。利益捆绑在一起,纪通二话不说,就打开箱子,给周勃颁发了一支节,周勃举着这支节,谎称天子诏令,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北军。

不过周勃即使进入北军还不行,他还必须要有虎符,才能发兵。于是他再次要郦寄和典客刘揭一起去劝说吕禄放弃兵权。典客是管理和汉朝结交的蛮夷国家来往事务的官员,后来改名大鸿胪,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当时的典客名叫刘揭,显然也是刘氏宗室。

吕禄在郦寄的又一次劝说下,终于把印绶交给刘揭,把北军虎符交给太尉周勃,他真是下定了决心,准备回到自己的封地安宁度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