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9 渣甸辞职“下海”(1)

洋行之王 作者:刘诗平


09 渣甸辞职“下海”

此后,直到1817年离开东印度公司之前,渣甸在15年的时间内又先后6次作为东印度公司的职员远洋来到广州。在这些航程中,既有遭到台风猛烈袭击时的心悸,也有遭遇海盗袭击时惊心动魄的体验,更有成为战俘时的煎熬,这些经历或许培养了他坚毅和冒险的作风。不过,也有令他难忘的兴奋时刻,譬如与大名鼎鼎的威灵顿(Wellington)公爵的兄长――印度总督卫尔兹利(Wellesley)同船返英,巧遇英国出使清朝的阿美士德(Amherst)使团,等等。当然,更难得的是,自己在东方从事贸易的历练,以及结识了更多日后生意场中的合作者。

其中,1816~1817年出航广州,是渣甸最后一次担任东印度公司的船医远航,这次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他日后在中国经商的一些观念。

当渣甸抵达广州时,正遇上英国使团的阿美士德垂头丧气地从北京南返。阿美士德使团是继马戛尔尼之后英国的又一个大型访华使团。1793年,英国派马戛尔尼率团访华,尝试在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之时商谈双边贸易。这次访华,虽然马戛尔尼以单腿跪地外加鞠躬的外交礼仪成功谒见乾隆皇帝,但在商贸议题上无功而返。

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败北。英国作为西方第一强国地位得到巩固后,开始重新审视对华政策。英商一直不满广州的贸易制度,扩大中国市场的呼声强烈,进而促使英国政府派使团访华,进一步打开中国门户。由此,阿美士德使团于1816年2月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同年8月抵达北京。

然而,双方在阿美士德觐见嘉庆皇帝的礼仪上再次产生分歧和争执。尽管此前英国政府曾训示阿美士德对待中国的礼数可“便宜行事”,但副使、东印度公司广州管理委员会主席小斯当东等使团成员持强硬态度,强烈反对觐见皇帝时行三跪九叩之礼。结果使团不仅没有见到嘉庆皇帝,而且被逐出北京。随后使团南下,在广州商馆停留后返国。小斯当东经此事件进一步强化了这样的认识:在中国,“屈服只能导致耻辱,而只要捍卫的立场是合理的,态度坚决却可以取胜”。正在广州商馆的渣甸通过此事也强化了自己在与中国打交道时的强硬态度。1817年,33岁的渣甸作出了他人生中又一个重要的决定,即告别东印度公司,“下海”经商,开创新的人生旅程。放弃东印度公司的职位,放弃从事了15年的医生职业,渣甸并不遗憾。冒着远涉重洋的风险到东方来,正是为了发财致富。在渣甸开始当船医时,他就已经把一半的心思放在了做生意之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