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4 北京:皇宫里的鸦片吸食者(2)

洋行之王 作者:刘诗平


其实,即使行商真的想与鸦片走私不发生任何瓜葛,他们也不可能独自完成禁烟大任。因为对禁烟应负最大责任的广东各级官员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除了在形式上大做发布文告之类的表面文章外,并没有真正有效地履行禁烟之责。

1810年,北京城里又查获一个鸦片烟贩。嘉庆皇帝震怒不已并发布谕旨,要求北京各城门严查密访。同时,广东、福建方面更需严格查处,务求断其来源,不得敷衍了事,视中央律令为一纸空文。

1811年年初新任两广总督的松筠,于当年6月26日在澳门约见了东印度公司广州管委会的负责人。松筠说,他已经收到皇上的特别谕旨,加强禁止鸦片买卖这种非法贸易,希望东印度公司合作,阻止这些危害无穷的鸦片。鸦片扩散的责任,无疑在东印度公司方面,因为鸦片的来源主要来自于不列颠殖民地……

会谈后,东印度公司撰写的一份报告指出:“当我们注意到总督上述关于鸦片的谈话时,我们完全相信,这只不过是形式,而没有一点会采取任何有效步骤来查禁这一贸易的意思。众所周知,政府官员一直认为默许这种贸易是符合他们自身利益的。”

在这种背景下,比尔?麦尼克行经营鸦片越发大胆起来。1813年11月,比尔?麦尼克行的主要合伙人比尔与澳门的葡萄牙法官阿里阿加(Arriaga)联合,进行鸦片投机买卖(澳门法律禁止法官从事任何贸易活动)。比尔提供资金86 7万西班牙元,鸦片的实际交易则由阿里阿加经营,盈亏双方分摊。

第二年(1814),比尔又以900箱鸦片作抵押,要求东印度公司广州方面向孟加拉国签发相当于80万西班牙元的汇票,比尔保证几个月内还款,同时每月支付1%的利息。东印度公司对比尔在鸦片贸易中的才能,显然十分信任,因此大笔一挥签出了这笔巨款。

鸦片商人的钻营,东印度公司方面的保护,连同清代官员的腐败和失职,鸦片走私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日益发展。1815年,一起轰动一时的鸦片案在澳门爆发,鸦片贸易从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