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5 律劳卑:傲慢强硬与劳苦卑下(5)

洋行之王 作者:刘诗平


律劳卑立刻要求重新安排座位。他让人搬来一张桌子,他将隔着桌子面南而坐;桌子两侧是3位中国官员和罗治臣;行商则在桌子稍后的地方坐成一排,面朝乔治四世的巨幅画像。考利斯的《鸦片战争实录》和布雷克的《怡和洋行》记载有所不同,其中“罗治臣”的位置是“德庇时”,此处依据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一八三四年八月二十三日会议”席位图所记。

当浩官和茂官来到夷馆,见到这番桌椅摆放法,立即要求重新摆放。浩官说,毕竟这是在清朝的领土上,应该以清朝的习惯行事。不然,官府的板子又要因为我们安排不周而打下来了。然而,律劳卑哪里肯依,而且清朝官员没有按时到达,已使他颇为愤怒。事实上,这是行商们费了两个小时试图说服他恢复原来座位摆设时,3位官员因等待座位争执的结果而来迟。

潘尚楫等人到达后,虽然已经注意到桌椅的摆放,但还是克制住了自己,没有让不满情绪流露。当落座后律劳卑对他们的迟到喋喋不休时,他们同样以沉默应对。

会谈在针锋相对中进行,并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律劳卑不肯口述信函中的核心内容,声称只要他们同意代递给总督信函,可以先行启阅。当然,这些官员并不会替两广总督接下信函。

剑拔弩张

律劳卑终于取得了胜利。潘尚楫等人回去之后即被解职。

不仅如此,律劳卑在渣甸和马地臣等人的出谋划策下,进行了一系列的谋划。首先是力促“意见分歧和相互之间有恶感”的广州英国商人组织起来,其次是对两广总督卢坤展开“文攻”。

在广州的英国商人并不是铁板一块。渣甸?马地臣行与颠地行之间本来就矛盾重重,8月16日卢坤下令局部中止贸易后,分歧与争吵更加激化。以颠地为首的一部分英商对律劳卑的强硬作风所引发的危机颇为不满,而律劳卑则对颠地等商人的不满感到愤怒。面对这些“不关心国王尊严,无视商务总监存在”的商人,律劳卑决定将“存在着意见分歧和相互之间有恶感”的广州英国商人组织起来,以确保他们行动一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