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盐工(1)

盐骚 作者:谭竹


想到虎子走时想吃碗米饭都没吃上,阿秀又要哭起来。常福生忙岔开话题道:“阿秀,你没跟胡铁匠说平时你自己吃野菜,我回来你才煮点粮食吧?他会笑话我一个大男人养不了老婆孩子的。”

“没呢,我干吗跟他说这个。”阿秀果然转移了注意力。

“哎,说真的,阿秀,你也别在我不在时就和采采只吃野菜,不为自己也要为孩子呀。”

“你拉纤是重体力活,不吃粮食没力气呀。我在家又没什么事,吃不了多少。我用布袋装了些玉米■和米放在野菜里面煮,单独拿出来给采采吃的。咱这孩子这么小就很懂事,常常不肯独吃,都要让我也吃上几口才肯吃呢。”

说着,阿秀用怜爱的目光看着正兴奋地围着锅一圈圈绕着的采采。常福生也说道:“是啊,咱们有这么好个闺女,也该知足了。”

吃过晚饭,一家人心满意足地躺在床上,听常福生讲玉印山的传说。传说在长江北岸距万县五十公里处,有一长方形巨石,四周悬崖绝壁草木稀疏,远观好似一颗官方大印,称为玉印山。此山是女娲炼石补天所剩的一方巨石。

康熙年间,有人意欲在此山修建庙宇,但无路可上。正为难时,突然飞来一只鹰从山脚盘旋而上,人们认为神鹰指路,便聚集能工巧匠依山修建了十三层风格独特的宝塔式角楼,称为石宝寨。在殿前还有两个奇怪的洞穴:鸭子洞和海米洞。鸭子洞每年春秋两季白雾缭绕,将鸭子放入洞中,顷刻间就出现在距玉印山千米之外的长江边水面上。

海米洞洞口只有鸡蛋大小,每天都会流出一些白米,但只够一个和尚食用。贪心的和尚想,这个口子太小,所以米才只流这么点出来,如果凿大口子,不是会流更多的米出来吗?把这些米拿去卖了,就发财了!于是,他就用锤子把口子凿大了。谁知凿大之后,反而一粒米都不流出来了!

听了这个故事,采采神往地说:“要是这个洞还能流米出来就好了,虽然只够一个人吃的,但是加上些野菜,加上些水煮成粥,就够我们三个人吃啦!”

孩子天真的话,让阿秀和常福生更是心酸不已。

冬季原本是熬盐的旺季,随着冬季的到来,盐卤终于渐渐转浓,盐灶也修复得差不多了,各灶都陆续开工。不过洪水冲毁灶房后,熬盐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一部分有卤有灶,一些有灶无卤,一些有卤无灶,也有卤灶全无的。于是有灶无卤的,变卖或出租盐灶,也可购买盐卤熬制。有卤无灶的,以卤水顶替原有灶房册名,凭册出卖或出租卤水。一时熬盐多系租佃关系,租卤水以天计,租佃灶房要看灶的大小,屋的好坏,锅口器具自备,租期限以年计,租银要先付。

宁河镇上的三大盐灶,都有卤有灶能自行生产,但规模已发生转变。杨延光的和瑞祥灶受损失最大,被抓坐牢又花费了不少银子打点,元气大伤,这第一大盐灶的名头已不复存在。张天禄的天禄灶原本相比之下就实力较弱,被冲毁部分盐灶后也一蹶不振。只有赵源清的广宁灶不仅受损小,而且因为有沈玉林资金的支持和投资眼光,在这场灾祸中大发横财,然后用这笔钱大量收购兼并其他破产盐灶,其实力和生产规模已胜杨家和张家,一跃成为宁河镇第一大盐灶。

杨延光在牢里花了不少钱上下打点,倒是没受多少罪,关了几天后就给换到优待室,但最初那几天住在低矮潮湿的屋子,夜晚老鼠在身边放肆地跑来跑去,一天只给吃两餐,烂白菜叶的腐败味道也令一向养尊处优的他感到犹如噩梦。牢中狱卒敲诈勒索新入监者,私分疫病流行时所领医药费,还侵吞财政所拨水费,犯人用水必须交水费,时不时借事滥施刑杖,趁机收受贿赂……这一切都让他心灰意冷。而坐了一场牢好不容易出来,又看到自己苦心经营半辈子盐灶,第一大灶的名头却悄然易主,更加心灰意冷,只觉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就恍如隔世。

由于洪水对熬盐的影响,有一段时间停止了生产,各地来打工的盐工纷纷回乡去了。等到恢复生产,外地的盐工一时来不了,人手不够,各盐灶老板只得开出比平时高的价来招募临时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