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摘下玫瑰色的眼镜(3)

应该读点经济学:以经济学的观点看生活 作者:常青


在游客看来,不龟手药方的价值远大于百金,而对于世代漂洗丝絮的宋国人,卖得百金肯定是笔好买卖,吴王以此药方提升了战斗力从而打败越人,这是将不龟手药方的效用发挥到了极致,因此在这次交易中,交易双方所获得的效用都增加了。

进一步,期望效用是人们交易的源泉。

人们在交易中判断“值”与“不值”往往不是根据客观的最大效用,而是根据主观的期望,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并不知道商品的最大效用。

故事中的宋国人并不知道不龟手药最后的效用,因此对他而言百金就是他期望的最大效用。

而游客的角色如同今天的投机者,虽然他获得的利益远远大于支付给宋国人的百金,但他的获益来自于发现了不龟手药最大价值。

当然,有时候效用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

19世纪初,强大的俄国靠两次战争武力征服了阿拉斯加,但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使俄国元气大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决心卖掉这块不挣钱的土地。

为了引起美国对阿拉斯加的兴趣,俄国还破费了10万美元收买美国的记者和政客,让他们游说美国政府。

1867年,美国国务卿威廉?亨利?西沃德(William Henry Seward),这个狂热的扩张主义者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在一夜之间同俄国达成了购买协议,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半岛及其周边的阿留申群岛划归美国。

今天看来这笔再好不过的买卖当时却几乎让这位美国国务卿下台,因为大多数美国人对阿拉斯加一无所知,签订协议的消息在国内引起一阵反对声,西沃德竟然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而现在看来,全美国的人民都应该感谢他,他为美国完成了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交易。

抛开重要的战略意义不说,仅就阿拉斯加地下埋藏的巨大的资源就足以使美国人大赚一笔,这里拥有5.7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和300亿桶原油,其价值目前已超过2万亿美元。

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商品的效用是人们价值判断的基础,而对价值的判断直接影响了商品的价格,因此对效用的判断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利润。

商家们为了让我们多花钱,自然会想方设法提升我们对商品效用的评估,广告的目的就在于此。

广告的批评者认为,商业广告是通过夸张的场景创造一种本来不存在的效用。

不过,关于效用还有一些有趣的话题,比如钻石与水的悖论:水比钻石更有用,离开了水,我们将很快的死去,而离开钻石却不会,然而钻石却比水更昂贵,效用理论是不是出错了?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怀疑,而古典经济学家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最终经济学家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还是先从下面的故事开始。

第三块三明治

罗斯福曾三次连任美国总统,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让记者吃,记者吃下去,总统又拿出第二块,记者勉强吃下去,没料到总统又紧接着拿出第三块三明治,记者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笑笑说:“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吧。”

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边际收益递减,说得专业描述些,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将会递减。

边沁最早曾经说过,一个人占有的财产越多,他从增加的财产上所获得的幸福就越少。

如果用货币来衡量,边际效应递减就表现为:给某人一定货币,会引起一定量的快乐,再给他同量货币,他的快乐量虽然会增加,但第二次增加的快乐量并不会达到第一次的一倍。

虽然这位伟大法学家的功利主义思想不为人们所认同,但他的思想直接启发了后来边际效用理论的构建,而依据该理论建立的主观主义价值论,已经成为经济学整个大厦中不可获缺的一块基石。

最早发现并完整提出这一理论的是德国人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Hermann.Heinrich.Gossen),戈森将他的发现写成《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这本书自费出版,他在序言中写道:“像哥白尼的发现能够确定天体在无限时间中运行的轨道一样,我自信通过我的发现也能为人类准确无误地指明,他们为以最完善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生活目的所必须遵循的道路。”

不过,当时的人们还沉浸在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崇拜之中,深信劳动差别是商品价格差异的源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