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世界不是平的(5)

应该读点经济学:以经济学的观点看生活 作者:常青


拿破仑曾经锋芒毕露地指出在他当时的年代,任何国家要想采用自由贸易原则,必将一败涂地,历史证明这位政治家的智慧超越了与他同时代的所有经济学家。

同样,19世纪中期的美国还是一个工业不发达国家,为了抵御英国工业的入侵,美国政府采纳了李斯特的保护主义理论,制订了严厉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学说却被束之高阁。

然而,当美国经济在保护主义政策下迅速崛起之后,李斯特主义就被抛弃了,美国开始宣扬斯密的世界主义和自由主义,并在全世界推销。

这一点,正如李斯特所说:“国家为了民族的最高利益,不但有理由而且有责任对商业加以某种约束和限制。”因此,贸易保护可以作为工业落后国家建成工业先进国家的手段,不过这样的政策只适用于有发展前途的工业,而不是对全部工业进行保护。

当被保护的工业建立发展起来以后,应取消保护,因而是暂时保护,而不是永久保护。

全球贸易保护协定

为了在世界范围内达成自由贸易的梦想,人们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1947年成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组织(GATT),1994年4月15日,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上,正式成立了具有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就是我们熟知的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这个旨在促进全球贸易的组织,已经覆盖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不过有趣的是,人们一方面为贸易自由而奔走呼吁,另一方面却又不断的制定各种各样的贸易保护协定,这看似矛盾的做法的确让人难以理解,下面这个《多种纤维协定》的历史就是最好的解释。

《多种纤维协定》是一个关于纺织品和服装的双边或单边的复杂计划,它的核心含义是使协议签订国有选择地歧视性限制别国的纺织品,也就是能够拒绝别的国家的纺织品,而这种违反关贸总协定GATT的协议怎么会通过呢?并且怎么还会持续到今天呢?

下面还是让我们从历史中来寻找完整的答案。

1957年,迫于国内纺织品生产商的压力,美国同日本签订了《多种纤维协定》,限制日本向美国出口纺织品和服装的“自愿”出口,为美国纺织品生产商进行调整生产提供一段过渡期,协议的有效期为5年。

虽然从日本的进口减少了,但这却导致美国从亚洲其他低工资国家进口的增加,最后,在美国的单边压力下,其他国家也签署了这样的协议。

随着亚洲棉制品对美国出口的减少,亚洲国家对欧洲市场的出口开始扩大,随后,欧洲国家也对此进行限制,与此同时,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也转为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的进口国,日本的生产商也开始抵制亚洲低工资国家的纺织品。

新的低工资出口国开始成为受到配额限制的国家。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这些国家的出口被认为对进口国的国内生产商构成威胁,他们就要服从该协定,这个协定很快就成为有多个国家参与的,关于多种纤维和多种衣物制品的协定。

最初《多种纤维协定》只是打算持续5年,结果却持续了30多年,并且在这段时间里限制越来越严格。

不过,有趣的是,自始至终该协议的导言中都是这样描述的,该项协议的目的是“为纺织品的生产和纺织品贸易的扩张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在协议的第一条明确的指出:“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保证这项贸易有秩序的、公平的发展,避免对个别市场产生不良后果。”该协议的真实目的不言自明了,尽管每次谈判都宣称要扩大贸易,但事实上贸易的限制越来越严格。

事实上,真正的贸易自由并不存在,每个国家制定的贸易政策都是从本国利益出发的,在国际社会中,依靠WTO建立贸易公平的规则是不可能的,正如经济学家道格拉斯?塞西尔?诺斯说过的那样,“规则不一定是按社会效率来制定的,相反,是为那些具有创新谈判能力和谈判规则的人制定的。”

当规则无法约束人们的贸易时,只能通过流血冲突来解决。

美韩牛肉战

有时候,经济学就是这么一门迷人的学问,它的基本原理是如此简单,只需要一张纸便可以写完,而且任何人都可以了解,然而真正了解他的人实在太少了。

从下面美韩牛肉战中我们便能获得启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