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骗人的统计数字(9)

应该读点经济学2:以经济学的观点看世界 作者:常青


实际进步指标GPI(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是对GDP的调整,GDP把用于因犯罪、自然灾害、家庭解体等造成社会无序和发展倒退的“支出”均视为社会财富,而实际进步指标GPI则要扣除因为环境污染带来的清洁支出、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等,因此实际进步指标GPI的核算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其中的每项指标都需要我们对社会发展目标进行调整。

痛苦指数:1970年,作为约翰逊总统经济顾问的阿瑟?奥肯,提出了着名的痛苦指数。痛苦指数就是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加总来描述一个大致的经济状况,因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都是政府和民众想极力降低的指数,因此痛苦指数可以很好地衡量老百姓对经济运行的感受。痛苦指数的成名来自于卡特总统的竞选胜利,当时福特政府在那年夏天使痛苦指数达到了13.57%,人们以此将福特称作“美国史上最糟糕的”总统。继任者卡特总统甚至说:“任何给国家这种痛苦指数的人,连开口说要当总统的权利也没有。”不过卡特总统的日子也不好过,当1980年他带着21.98%的痛苦指数默默离开总统宝座时,人们果真体会到了痛苦指数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不受欢迎指数: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调查发现,人们对失业的重视程度是通货膨胀的6倍,因此,他们对痛苦指数进行了修正,也就是将6乘以失业率加上通货膨胀率,用这个指数代表经济运行状况似乎能更加反映人们的疾苦。

基尼系数:1912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了着名的基尼系数,用以衡量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经济学家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数值越大,则说明财富分配越不平等。

芝加哥垃圾指数:经济学家迈克尔?埃文斯(Michael Evans)的一个同事从垃圾行业收集信息,创建了一套芝加哥垃圾指数。垃圾指数越高,表明经济形势越好,对此,他们解释说:“垃圾是反映人们正在购买什么的一个相当好的指标,因为他们总要扔掉包装……”根据他们的统计,“9?11”恐怖袭击以后,芝加哥垃圾指数大幅降低了,收集数量减少了,直到半年之后才有所恢复。

不准确的经济学

经过不懈的努力,经济学家找到了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失业率、国际收支这几个衡量宏观经济的指标;当然这也是媒体使用率最高的几个经济学指标。尽管这些数据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经济学家们渴望像物理学家那样轻松地工作,因为统计数据帮助物理学家获得了很多重要的结论,比方说数字能够告诉我们100米以外的子弹能够射穿多厚的钢板,据此物理学家能够准确地预测出,一个躲在钢板后面的人是否会在一次枪击中受伤,然而经济学家却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事实上,尽管对于很多经济学家而言,统计数字就是生命,他们从事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与数字打交道,所有的了解、诠释和推理都是建立在统计数字基础上的,然而真正的数字来自哪里呢?让我们回味一下19世纪末英国税务部部长约西亚·斯坦普的这段话吧:

政府常常热衷于收集统计数据……政府收集数据,加加减减,计算n次方,开3次方……最后做出美妙的图表。

但是决不能忘记,其中的每一个数字首先都来自于村里的看守人,天知道,他只会随心所欲地记下自己喜欢的什么玩意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