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没有方向盘的汽车(2)

应该读点经济学2:以经济学的观点看世界 作者:常青


古典经济学家很清楚,市场经济有可能偏离产出与就业的均衡,但是他们坚信,这种扰动只是短暂的,市场机制能够相对迅速地运作,以使得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前的均衡状态。古典经济学家们对萨伊定律深信不疑,他们相信市场有能力通过看不见的手进行自我调节。

然而,我们所熟知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有些方面模糊了萨伊的真正意思,他似乎准备好发起一场革命……

节约的悖论

有一个流传许久的寓言故事:

小镇上,一个荒淫的富人死了。全镇的人都为他哀悼,当他的棺材被放进坟墓时,四处都是哭泣、哀叹声,就连教士和圣人死去时,人们都没有如此悲哀。

第二天,镇上的另一个富人也死了,与前一个富人相反,他节俭禁欲,只吃干面包和萝卜。他一生对宗教都很虔诚,整天在豪华的研究室内学习法典,当他死后,除了他的家人外,没有人为他哀悼,葬礼冷冷清清。

一个陌生人对此迷惑不解,就问道:“请向我解释一下这个镇上的人为什么尊敬一个荒淫的人,而忽略一个圣人。”

镇上的居民回答说:“昨天下葬的那个富人,虽然他是个色鬼和酒鬼,却是镇上最大的施舍者。他性格随和、开朗,镇上的每一个人都从他那儿获益。他从一个人那儿买酒,从另一个人那儿买鸡,从第三个人那儿买乳酪,出手还十分大方。可死去的另一个富人又做了什么呢?他成天只吃面包和萝卜,没人能从他身上赚到一文钱。当然没有人会想念他的。”

在古典经济学家眼中,节约是一种美德,因为储蓄的增加意味着投资的增加,这将促进增长,然而另一些经济学家们似乎将节俭看成了经济衰退的源头……1714年,荷兰一位普通的医生的一篇生动的文章让人明白了这些。

这位医生就是着名的伯纳德?曼德维尔,他也因为《蜜蜂的寓言》而一夜成名,他用寓言来形容浪费和节俭对人类经济的贡献,故事是这样的:人类社会就好比一个蜂巢,在这个蜜蜂的国度里,每只蜜蜂都在近乎疯狂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虚荣、伪善、欺诈、享乐、嫉妒、好色等恶德在每只蜜蜂身上表露无遗。令人惊异的是,当每只蜜蜂在疯狂追逐自己的利益时,整个蜂巢却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后来,邪恶的蜜蜂突然觉悟了,向天神要求让它们变得善良、正直、诚实起来。天神终于愤怒地发出誓言:使那个抱怨的蜂巢全无欺诈。神实现了誓言,接着,在整个蜜蜂王国中,一镑贬值为一便士,昔日繁忙的酒店渺无人迹,蜜蜂王国萧条一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