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10)

应该读点经济学2:以经济学的观点看世界 作者:常青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确实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自己无法克服的缺陷:特里芬难题。

问题的本质还是信心。一方面,为了保持美元作为结算货币,必须依靠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这样才能使美元流散到世界各地,使其他国家获得美元供应。但另一方面,长期贸易逆差必然会影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从而引起美元危机,而美国如果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会断绝国际储备的供应,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事实上,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的命运也缘于此。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逐渐被削弱,其国际收支开始趋于恶化,出现了全球性“美元过剩”,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开始大量外流。

1971年8月15日,黄金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因为此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放弃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美元也不再是世界货币围绕的中心,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该体系的崩溃意味着完全信用基础的货币取代了黄金成为本位货币。

事实上,世界拥有共同的货币已经有几个世纪了,只是在40年前才被抛弃。金本位制具有这样一个特质,它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以实现货币流通的平衡。而纸币的发行,使得人们接受了国家和黄金的双重信任。但从1971年开始,人类放弃了对黄金的信任,这份信任完全由国家来承担了。

今天使用的纸币被称做法定货币,但这只是一种名义上的货币,它虽由政府批准,但却不是根据金银而定,也不能与金银兑换。法币与完全具有价值的商品货币的根本差别在于,后者不要求具有信任或者授信基础,而前者的使用包含了对政府的服从,因为纸币在交易中的广泛使用必须来自法律的保护,但黄金却不用。

真实的情况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前,全球储备货币约为380亿美元,而如今全球货币超过了5万亿,增长了130倍。如此泛滥的货币,是现在屡次爆发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将发现,纸币和银行的诞生,在完全有黄金和白银为后盾时可以说是经济的恩赐,为政府控制货币打开了一扇门,但也使整个经济体系门户洞开。奥地利学派大师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曾经对货币和信用有过这样一段经典描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