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永远不会有另一个雅虎

谷歌小子 作者:(美)理查德·勃兰特


在斯坦福大学时,拉里和谢尔盖的搜索引擎每秒钟可以分析30到50个网页。两年后,速度提高到每秒大约1 000个网页。今天则是数百万个网页。这一成功耗费了大量研究和编程。“我们开发了很多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2000年,谢尔盖告诉一位记者说,“我们将整个网络转换成了一个拥有数亿变量的庞大方程式。”

他们为自己的搜索引擎瞎起了一通名字,其中之一是“What Box”。“但紧接着我们就发现它的发音像是‘湿盒子’(wet box),听起来像是某种色情网站。”谢尔盖回忆说。为了创造一个大数字,他们打算将爬虫称做“Googol”――数学家爱德华.卡斯纳(Edward Kasner)9岁的侄儿创造的一个单词,即指10的100次方。卡斯纳只是想为这个从未有过名字的超大数字命名。后来他也杜撰了另一个名称“Googolplex”,它是“Googol”的10倍。(拉里和谢尔盖后来采用了“Googolplex”来命名他们的公司园区。)

没有人想过这将成为公司的雏形。大多数人认为雅虎已经在搜索引擎的竞争中胜出,尽管雅虎实际上只是一个类似于杜威十进位制(不带小数)的分类系统。雅虎是一个门户网站,它甚至没有自己的搜索引擎,而是获准使用Akamai的服务。其他搜索公司的高管也不认为搜索技术可以改进,或者需要改进。拉里的看法则不同。如果互联网要挖掘其潜能,它就需要新的发明来更方便地寻找到正确的东西。如果没有谷歌,互联网可能仍处于前希腊化时代。尽管如此,兰特说:“在1996年年初,我们大家都说:‘永远不会有另一个雅虎’。”

尽管这是一项学术活动,但并不意味着拉里没有野心。为了建立一个系统来测试他们的理论,他和谢尔盖一再从其他学生和教师那里借钱,还“借用”抵达“盖茨馆”卸货站台而物主尚未认领的设备。“我们从全(计算机科学)系偷来这些电脑。”谢尔盖回忆说。到了后来,加西亚-莫利纳教授问拉里究竟想搜索互联网的多大部分,拉里的回答是:“它的全部。”加西亚-莫利纳设法从数字图书馆项目那里搞来一些资金,以便他们能够购买更多计算机。

谷歌搜索引擎的建立,首先是为了搜索斯坦福大学自己的网页,它立即在师生中引起了轰动,佩奇和布林也开始认识到它的商业潜力。到了1996年年底,谢尔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回忆说:“我们有一些自视甚高的东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