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我们因何陷入如此困境(1)

必要的革命: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创建与实践 作者:(美)彼得·圣吉


成功的代价

我们究竟如何陷入了如此境地:支持我们生活方式的资源(比如石油)正消耗殆尽;支持我们生命本身的资源(比如水和空气)也日渐枯竭。为什么许多行业整体陷入危机?比如,当日复一日的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几近枯竭,当年复一年的农作物产量提高导致历史上最严重的耕作层土壤破坏时,渔业和农业难道不是陷入了整个行业的危机吗?

我们到底是如何陷入这般境地的?

简单地说,是因为我们的成就。我们的成就超越了任何人最大胆的想象。

在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1750~1820年),大规模生产的崛起使英国的人工生产率提高了100倍。但是,工业革命不仅仅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也转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转变了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转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人类从未有过如此之经历。

没多久,流水线等创新的生产方式就普及欧洲北部的其他国家,也传播到与欧洲相距遥远的美国内陆--在那里,人口爆炸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备使这个前殖民地成为新的工业势力。工业繁荣昌盛,生活水平也随之提升。1820~1890年间,美国的人口一下子从1 000万增加到6 300万,工业生产率同时提高了30倍。结果,这个国家的人均生产率提升了5倍,比大洋彼岸的欧洲国家生产率增长还要快。

工业革命在多许多方面提高了生活质量,这无可否认。当工业革命在20世纪继续扩张,工业国家的人口平均寿命提高了一倍左右,文盲占总人口百分比从80%下降到10%以下。工业文明的好处超出人们的想象--从私人汽车到iPod,从航空旅行到eBay,各种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医学、通信、教育和娱乐的进步也日新月异。工业革命的成就如此斐然,人们大大忽视了这个成功故事的副作用,也就不足为怪了。

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繁荣的负面效应从其发端就开始积累。其中一些很难视而不见。19世纪,英国的化石燃料燃烧的水平迅速增加,水污染和空气污染也日趋严重。伦敦“雾”的坏名声逐渐为人所知,实际上这是由燃煤产生的粉尘颗粒排放在天空中的堆积。到19世纪末,伦敦“雾”导致了一场呼吸系统流行病,这种病原本只发生在煤矿工业区。到了1952年,伦敦的空气质量变得非常糟糕,有毒空气笼罩这个城市长达4天,制造了“大烟霾”,导致4 000多人死亡,也迫使政府开始开展多项防止空气污染的立法工作。1

其他的副作用则逃过了人们的注意。在英国,截至19世纪末,人们看不见的二氧化碳排放从近乎为零猛增到超过100万吨。当美国经历20世纪的经济奇迹时,烧掉的化石燃料也大幅度上升。而到上世纪末,美国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20亿吨,相当于每人每年平均7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