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风险与机遇: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缘由(6)

必要的革命: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创建与实践 作者:(美)彼得·圣吉


尽管类似的“压力战”法已经奏效:许多企业因此而清醒起来,意识到从前一直忽视的风险,但是,在推动真正的创新上,这些行动的效力也仅此而已。由于理解了这个问题,很多非政府组织和银行,已经开始形成互惠的“缓和”关系,甚至合作形成网络和同盟。这类同盟之一是2004年建立的一个合作伙伴组织,参与者有银行监察组织(Banktrack,一个由社会组织和个人组成的网络,致力于跟踪监督私人金融业的运作)和世界上最大的30家私人银行(包括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美洲银行、荷兰银行、巴克莱银行、汇丰银行、荷兰商业银行等)。正像汇丰银行可持续发展风险管理负责人乔恩?威廉姆斯(Jon Williams)对《时代》周刊所说的,“每个参与者都对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感兴趣。我们相信大家都能既做好生意,又做了好事。”

机遇:风险的另一面

随手翻一翻报纸或者商业杂志,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可持续发展的巨浪正冲击着整个企业界。正在作出变革的并非只有金融行业,那些业绩最优秀的企业正在引领变革的进程。比如,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投资银行高盛集团,不久前分析了能源、采矿、钢铁、食品、饮料、媒体等六个重要产业部门,研究了这些行业中,哪些是在环保、社会和治理方面政策和策略的执行上得到公认的领先企业。高盛发现自2005年8月以来,这些领先企业的股票价格超出股票市场平均值的25%,另外,其中72%的企业在同一时期内的业绩超过它们的同行企业。

对于企业管理层,这类研究结果会触发董事会向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公司进行重新定位,我们能获得什么样的有形财务收益?如果我们对环保议题作出承诺,能让我们保持盈利,甚至提高我们的利润并提升我们的市场价值吗?

当人们就具体战略问题进行商业合理性探究的时候,最终总要归结到风险和机遇的选择上来。虽然每个企业、各个产业的短期、中期风险各不相同,但忽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终极风险却十分清楚:如果我们继续不顾自然的承受能力,向环境排放更多的有毒废弃物,向大气层排放二氧化碳;如果我们继续不顾资源再生能力的限制,任意开发和浪费自然资源,那么,传统意义上的商业终有一日将不复存在。如果鱼类灭绝,何来渔业生产?没有洁净的水,更何谈饮料公司?

今天,我们需要的是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思考如何直面这些商业风险,思考如何在这些风险的另一面发现机会。

竞争优势、创新与增长

对于那些有能力看清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以及其中所蕴藏的机会的组织,发展前景似乎充满希望。然而,要大幅度改变一家企业的经营方式,的确非常困难;要讲清楚这个道理,自然一定要有可靠的依据,说明这样的投资有大规模回报的潜力。所幸的是,在当今世界,企业商誉已成为一种有形资产:一个企业在环境和相关社会问题上的声誉,关乎企业的竞争优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