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货币历史中的前车之鉴(2)

美元的衰落 作者:(美)安迪森·维金


(3)有限的全球供给量。和货币不同的是,黄金是一种数量有限的商品。一旦联邦政府找到印钞厂这个经济增长源,它就总能让经济显得活力四射。但是,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看,黄金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金钱,它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它的数量是有限的。这也是货币和黄金之间最本质的差别。但现在,我们已经摆脱了金本位,于是,联邦政府就可以相信,它可以对货币价值视而不见,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以诚信和信用”为基础的体系中。作为投资对象,美元的价值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相比之下,当美元麻烦不断时,供给有限的黄金正在变得越来越值钱。有前因必有后果,这是推动市场价值的内在动力。美元下跌,黄金升值,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4)黄金的货币价值。大多数人都能理解债务凭证和实际金钱之间的区别。如果老板在发薪日给你一张欠条(债务凭证),你肯定不会高兴。你当然愿意把债务凭证兑换成现金,用现钞去消费。但事实上,美元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债务凭证而已。我们在使用这些债务凭证的时候,则是把它们当作没有真实价值支撑的货币。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外国中央银行将会购买黄金以替代美元。黄金需求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正在上涨的黄金市场价值。那么,黄金的价格到底能涨到多高呢?只有时间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日渐疲软的美元正在打造一个更具活力的黄金市场,绝对是不争的事实。

虚拟货币的凄惨历史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货币――不是伪币,而是由政府正式印制的钞票――很可能会在瞬息之间丧失价值,变得分文不值。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解体之前的苏联卢布,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马克,卡斯特罗政府之前的古巴比索。在这些事例中,突然而至的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彻底摧毁了货币的价值。这些变化极为突然、极为彻底,而且是永久性的。

哪些情况会给美元带来同样的影响呢?要抵御这样的灾难,我们现在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如果你现在就知道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潜在的美元贬值也许不一定是坏消息。事实上,我们并不像很多美国人想象的那么风雨不透,固若磐石。在弗兰克林 D.罗斯福总统通过《银行紧急救助法案》采取紧急措施之后,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 Act)的出台再次让民众大为振奋。依据该法案建立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FDIC),专门从事为所有美国银行的存款损失提供保险。

实际上,如此严峻的形势已有苗头。创办于1921年的财经杂志《巴伦周刊》(Barron.s),在1933年发表的一篇社论中就曾指出:

从12月初开始,华盛顿就已经知道,一场严重的银行和金融危机已经在所难免。唯一的问题不过是,这场危机从何处开始,以何种方式到来。[2]

实际上,早在这篇文章发表的两个星期之前,类似的报道就已经警告美国公众:一旦美元开始贬值,就必将会引发一系列的“抽逃”――首先是从不动产蔓延到银行存款,然后又从银行存款殃及货币,最后再从货币传到黄金,一切都无法幸免。[3]

这些1933年的事后之见,同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今天的货币形势。在预见到货币可能流向黄金抽逃后,政府就开始囤积黄金,甚至是非法持有黄金。第二个步骤,则是确保联邦银行资金账户的安全,这将有助于稳定公众情绪。这样,就可以通过防止金融市场出现恐慌,达到稳定货币的目的。但不同的是,当时的美国仍实行金本位货币制度。流通货币的价值实际上是有实物依据的。而一个输红眼的赌徒,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增加筹码,迟早会罄尽所有。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赌场老板自然会意识到,他已经没有偿付能力了。至于那些筹码,或许不过是一大堆永远也不可能兑现的白条。

造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系列有失公允的货币、金融和银行政策肯定难脱干系。历史似乎总喜欢以最精炼的方式对过去作出评判,它干脆把大萧条的责任怪罪于股票市场的崩溃。作为诸多失控政策带来的症状之一,当时的股票市场崩溃对今天来说,无疑是具有启发意义的。毫无节制地发行钞票,或者说“负债经济”的扩张,对那些发现黄金潜在价值的人来说,肯定是个好消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