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6)

风语 作者:麦家


人一旦有了秘密,就像有了财富,人身安全就会受到威胁。要消除这种威胁,我们先必须要把这种威胁无限地扩大,对任何人都要有一种警惕之心、防范之意,包括你的弟媳妇惠子。我现在希望你能配合我,如实回答几个问题。第一,你弟弟走后的这些天,你有没有发现她跟什么人接触过?有没有人来找过她?”

“没有。”家鸿摇头,“至少我没有注意到。”

“二,她有没有收到过什么信件,或者包裹?”

“没有,应该没有。”

“三,你觉得她有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举动?比如经常单独出门?”

“没有,她倒是经常陪我妈出去买菜。”

“她晚上出过门吗?”

“肯定没有,我这些天晚上都没出门,可以肯定。”

“那你平时有没有发现 她在关心重庆饭店呢?比如打问它的地址、电话什么的?”

“没有。应该说 她还是 ”

“很正常?”

“嗯,”家鸿点点头,可想了想,又说,“要说不正常,我觉得 她对我父母包括我和小妹都很好。太好了,好得有点不正常。”

所长也点了点头,说:“尽管这样,我们还是不能消除对她的警惕。不瞒你说,据我们了解她哥哥在日本是个情报官,曾经和你弟弟有些瓜葛。我们现在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她嫁给你弟弟完全是个人行为。所以,今后有什么紧急情况,希望你能及时向我通报。”

就这样,所长拐弯抹角又冠冕堂皇地给陈家鸿布置了“任务”,后者没有马上答应。他觉得这件事太黑,太狠,太歪,不厚道,在丈量他的良心,考量他的品德。但他最后还是答应了,由衷地。当家鸿与所长分手后,他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会真心答应陆所长的这个馊主意,是因为他给自己找了这份工作,为了感谢他,还是由于自己内心对鬼子积蓄了太多仇恨的缘故?

重庆的黄昏别有一番风韵,因为是山城,立体感强,房屋错落有致,抹上昏黄的夕阳,画面感特别足。家鸿来重庆已经半年,却从来没有认真留意过这个城市的风景。不是因为少了一只眼,欣赏不了,而是少了一只眼,有碍观瞻,他懒得出门丢人现眼,即使出了门也总是埋头低眉,行色匆匆。

这天不知怎么的,也许是心情复杂沉重,怕回家看见惠子吧,他的双脚像得了软骨病,没力气,没信心。走到一半,他觉得不行了,走不动了,便在路边找个僻静处坐下来歇脚。

于是,夕阳中的山城便在他面前肆意铺张开来。

他看见西沉的太阳靠在山梁上,感觉就像自己,疲惫,慵懒,无精打采;江对岸,那些零零散散坐落在山谷里、山脚下、山坡上的土墙草屋,白壁黛瓦,红砖破垣 各式房屋,被漫天铺洒的斜阳照亮,闪耀出令人昏沉沉的黄光白芒,倒是有一种山里或乡下的人间烟火味道与日暮乡关的平和与宁静。这个傍晚,家鸿心里平添了一个去乡下生活的念头,砍柴、挑水、种地、喂鸡 闲来无事就独倚柴扉,观看斜阳。但也仅仅是一念而已,等他歇过脚,依然往城里走去。

他还要回家去完成陆所长交给的任务呢。

家鸿走进家门时,小院里静静的,夕阳的余晖已经爬上墙头,正在静静地退走。家鸿的父亲躺在一把椅子上,正将老花眼镜当做放大镜,对着报纸,一行一行地看着。

“妈呢?”家鸿问。

“买菜去了。”父亲答。

“她呢?”家鸿又问

“谁?”父亲看看儿子,“你是说惠子?跟你妈在一起。”

正说着,外面传来惠子与陈母回来的声音,家鸿迅速丢下父亲,上楼去了。

母亲走累了,一进家门就在老伴身边坐下来,一边捶着腰杆喊累,一边抱怨着市场上飞涨的物价。她指着菜篮里一条巴掌大的鱼对老伴说:“你看看,就这么一条鱼,五块钱,简直成金鱼了!”回头看看已经走进厨房在准备泡茶的惠子,笑着嗔怪道,“她孝顺你呢,我不要买,她非要买,说是你爱吃鱼。”

陈父道:“我是爱吃鱼,可五块钱也确实太贵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