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疯狂的“泡沫铁三角”(3)

金融内战 作者:李才元


次“泡沫铁三角”玩大了,以它们为基础的虚拟价值完全超过了实业创造的真实价值。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先生在《危机后全球金融格局十大变化》中提到,到2007年底,全球股票市值为62.7万亿美元,债券余额为78.9万亿美元,1000家大银行的总资产规模达到96.4万亿美元,金融衍生产品的名义价值更高达674万亿美元。四者合计,全球金融资产的名义价值是实体经济的16.4倍,而在1998年时,这个数据仅为6.2倍。

我们不禁要问,实体经济真的需要一个15到16倍的金融业来为它服务吗?回答是否定的。经过这次金融危机,我们更加认识到,过去金融业的规模过度膨胀了,脱离实体经济需要的金融过度膨胀必然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纯粹的纸币和金融是不存在的,即使是一分钱也必须附着在实体经济上,15到16倍的金融业主要以实体经济的哪一部分为标的物?当然包括实业,但更多的是资源产品。因为当前的经济理论和经济统计尚没有这个数据,我们可以这样定性分析:在20世纪的100年间,全球GDP增长了18倍,同期石油、钢铁、铜的年消费量分别增长了170倍、29倍和27倍。资源消耗远远高于实业发展,资源金融超过实业金融成为整个金融资产的大头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虚拟金融价值溢出的部分主要是资源金融泡沫,资源金融泡沫进一步催生资本市场泡沫。

此次2008年危机前的2005年至2007年,全球衍生产品价值年均增长高达41.5%,而其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4%,资源金融泡沫过快发展和过度膨胀更加明显。虽然这不仅仅是“出轨的美元”的功劳而是全部全球现存“出轨的纸币”的功劳,但是“出轨的美元”和美国金融机构及金融监管当局作为首席吹泡手仍然责无旁贷。

金融内战的逻辑是:绝大多数人赖以生存的原本是实业,在资源泡沫诱惑和信用误导下,他们却将越来越多的资金用于购买土地等资源金融资产。这样,不创造价值而只能以地租等形式吸收价值的自然资源就像海绵一样一点点吸干了实业领域的血液,最终温水煮熟了青蛙,吸血链条断裂,实业奄奄一息,资源海绵也慢慢干了。因此,此次危机在根源上不是货币战争,我们也没有成为货币战争俘虏,而是上了资源泡沫和信用泡沫的贼船。世界金融结构越来越像一个倒置的金字塔,资源和资源金融的绝对膨胀建立在实业和实业金融相对萎缩的基础上,现在它倒塌了。

工业革命300年来,实业的极大发展最终带来资源的极度消耗,人们利用一切技术手段榨取自然资源,最终使得人类自己面临着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境地。黑色的“蒸汽磨逻辑”是地球之癌。“蒸汽磨逻辑”是有史以来人类最大的发明,现在成为对人类的最大挑战,也使人类进入一个“自己搞死自己的时代”。工业文明既给人们的生活条件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善,又提出了人类在这个地球上能不能可持续生存发展的根本性挑战。这是工业革命300年负面结果的最终清算。

“蒸汽磨逻辑”以工业革命的形式否定了农业社会,开创了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带来的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消耗,又以金融内战的形式否定了工业社会,新的知识社会和绿色经济正在向人类招手,这是人类的必由之路。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金融内战首先发生在美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