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聚集英国:金融内战与政权更替(1)

金融内战 作者:李才元


2010年的英国大选是近20年来最激烈、最有悬念、最热闹、最有历史意义的一次。在跌宕起伏的选情中,英国各个政党之间到底在较量什么?较量背后的力量是什么?是金融内战!

英国是第一个靠“蒸汽磨逻辑”发达起来的国家,是第一个现代实业国家,制造业曾经冠绝天下。然而,经过300多年的演变,服务业成为英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制造业仅占不到1/5。英国的服务业主要包括金融保险、零售、旅游和商业服务等。在此次危机中,英国的金融、旅游业等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而制造业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呈下降趋势,二者叠加导致英国经济的造血功能大幅下降。目前,英国的金融业占GDP的比例是30%左右,而制造业迅速滑到了占GDP的6%上下。

与此同时,英国国内同样有房地产这个巨大的吸血鬼。《每日邮报》报道,2000年~2010年10年间,英国房价增长了6倍,有两千条街道的平均房价超过100万英镑。2000年平均房价达到7位数的“黄金街道”只有322条,随后几年里“黄金街道”数量逐年上涨,仅2009年一年就增加了524条。“黄金街道”主要分布在物价较高的伦敦。全英国房价最高的一条街,曾被戏称为“百万富翁街”的肯辛顿宫花园街大幅升级为“亿万富翁街”。和中国的“啃老族”一样,英国年轻人不得不求助于父母才能买得起房子。

一边是实业特别是制造业和贸易的衰落,一边是资源特别是房地产的膨胀,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内部造血功能和税收不足,外部债务越来越多。可见,英国和美国一样,也被房地产绑架并击溃,也处在金融内战和反击金融内战的历史时期。这是一个问题和矛盾最复杂最集中的时期,也是一个政见最不统一的时期。于是,我们看到,2010年5月6日,在“最激烈”的英国议会大选中,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获得议会半数以上席位,新政府的组成必须依赖于政党联合。

11日,作为议会第二大党的工党与自民党的联合组阁谈判失败。11日晚,卡梅伦领导的议会第一大党保守党与克莱格领导的议会第三大党自民党经过艰难谈判,终于在大选后达成组阁协议。现年43岁的卡梅伦担任英国首相。这是英国近200年来最年轻的首相。保守党与自民党的联合,不仅结束了工党13年执政的历史,更促成了英国战后首个权力分享政府 两党联合政府,此前,该国一直是工党与保守党两大党轮流执政。

12日下午两点一刻,唐宁街10号玫瑰园,英国的两位新领军人 卡梅伦和克莱格正式对媒体亮相。这两个年轻领袖显然想开启一场让人充满期待、但也必定前途荆棘的政治婚姻。两人誓言,要给曾经无比辉煌如今步履蹒跚的英国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媒体评论认为:当保守党和自民党的领袖以一种轻松、但决心坚定的联合姿态站在一起时,这场革命的幅度可见一斑。

卡梅伦在就职演讲中说:“服务国家最重要的是直面我们真正的大挑战,直面我们的问题,做出艰难的决定,并领导人民克服这些困难,这样我们就能够一起迈向更美好的明天。我希望我们能够打造一个让工作有所回报的经济体制。”

不错,在旧的经济体制下,正是出轨的纸币和金融内战让劳动致富成为困难的事情,工作的回报被房地产等资源和资源金融泡沫大幅吸走了。因此,卡梅伦必须向房地产等资源和资源金融泡沫开战。

为此,他们已经开始做两件事情:

第一,控制赤字。因为赤字意味着过度开支和消费,而过度开支和消费最终会转化为对房地产等资源的过度投资,进而制造资源金融泡沫和危机。

就职后的第二天清晨,卡梅伦新政府迅速召开第一次内阁会议,把控制英国巨额的财政赤字作为会议的主题。这是因为现在英国深陷二战后最严重的财政赤字困境,财政赤字高达国民生产总值的11.6%。在希腊债务危机的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