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我开始反复思考这件事,回想了其中每一个细节。
都是冲动惹的祸!
我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工作,私下提醒也好、情急发难也好,甚至会议上分清是非曲直,无非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并无任何个人恩怨,却为何造成现在这样令人窒息的局面呢?他是个热心助人的同事,有非凡的才能,就是容不得半点轻慢,可我为什么偏偏要哪壶不开提哪壶,戳人家软肋来逞一时意气呢?
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我十分汗颜,第一个念头就是:道歉。但这次我给自己一个更艰巨的任务:改变自己,改变冲动莽撞的性情。
第二天,我早早赶到单位,给他擦干净办公桌,还破天荒地为他的花瓶换了一枝康乃馨。他一来,瞅着我,便笑了,几乎立刻原谅了我。我请他到会议室,红着脸,十分郑重地向他道歉,请求他原谅我在会议上那些过激的不成熟的行为,并为对他造成的伤害表示真正的歉意。他拍了拍我的肩,什么也没多说:“丫头,赶紧接电话去吧。”
冰破春来,更没料到的是,他居然成了我职场生涯中最重要的良师益友,手把手地教会我许多专业领域难得一见的知识和技能。奇迹,因改变自己而发生,冲动和浮躁逐渐退去,职场之路也越走越宽。
看到这篇文章时,想必你也会为她能处理好弄僵了的关系而高兴,甚至羡慕。那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迪呢?
第一,对他人的要求,不能成为原谅自己的借口。
我们曾经将这篇文章与人分享,并让大家思考:当你遇到同样情景时,又会如何认识和处理呢?
发言很踊跃,其中就有这样一些意见:
“本来就是他工作没做好啊!凭什么不能批评他?”
“对这种错了还不干好本职工作的人,就应该开除!”
“是因为工作紧张才说话急了嘛,怎么这样缺乏理解心啊,何况自己还错了!”
“得罪就得罪了,还有那么多同事可以相处呢!”
……
应该说,他们讲的都有一些道理。对那位挨批的员工而言,的确应该对自己要求更高,起码要尽责,他在干好自己的工作和处理好人际关系方面,也同样应该是“没有任何借口!”
但是,对其他人的要求,并不能成为我们自己不尽责任的借口!在这个故事中,作为院长助理,除了搞好工作,还担负着处理好团队关系、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责任!
别人错再多,固然要承担责任,可自己错一点,也得百分之百负责,甚至,自己应该首先担负起有关责任来!
这也是我们再三强调“没有任何借口”!
第二,“退一步者,常进百步。”
人际关系的改善,往往不是靠“争”而是靠“让”来做到的。在与人有矛盾时,一定要懂得退让的智慧。
退让的人往往更能获得好感与主动,“退一步者,常进百步。”
为了更好地掌握与人和谐相处的智慧,不妨学一下星云大师的“忍、饶、耐、退”四字诀——
忍一句,祸根从此无生处。
饶一着,切莫与人争强弱。
耐一时,火坑变作白莲池。
退一步,便是人生修行路。
第三,相信“人性的辩证法”。
大多数人遇到矛盾与冲突,首先想到的会是对方的可恨之处,不采取措施报复就不足以解心头之恨,而且对方的确有种种“劣迹”可以作为我们报复的理由,采取措施一定会是“合理”的。
但是,这样的结局会如何呢?往往是“冤冤相报何时了”,最终导致关系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