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和谐理念的哲学基础及其政策含义(1)

和谐方舟:中国拿什么奉献给未来 作者:汪澄清


和谐理念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呢?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到,和谐理念的哲学基础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其一,看待问题的基本观点。

在我们的哲学传统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和谐的理念。这种理念认为,整个宇宙,整个世界,整个人类是一体的,是和谐的。具体表现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的,人之所以能够统治这个世界,是因为人类比其他生物更能理解自然和谐的本质,更能理解应该合理地开发自然、合理地与自然共处;人与社会是和谐的,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是因为人们认识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必须达到某种和谐,社会制度、社会环境必须适应个体的发展需要,而个体也必须充分尊重共同的社会生活准则;国家之间是和谐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绝对独立于其他国家之外,都存在着与其他国家千丝万缕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联系,都对于其他国家产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不顾他国利益而独善其身。

其二,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和谐理念指导下的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考察事物发展所需要的内在和谐。所有问题的形成根源最终可以归结为事物健康发展所需要的某种和谐受到了干扰。天下的大问题,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大问题:一是环境问题,二是社会问题,三是国家之间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环境健康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和谐出了问题,或者说环境发展出现了失调现象。出现这种失调的人为因素,在于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过度开发,对于亿万年来形成的自然环境的过度改造。社会问题的分析方法也是如此。社会问题的形成,大约可以归结为不同阶层利益分配不公,市场运作与政府调控的配合失调,不同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不同年龄阶段的福利制度安排不合适,代际发展的不均衡,不同产业之间或同一产业不同链条之间的不协调,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协调等因素。国家之间的问题,可以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冲突,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与希望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间的冲突,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冲突,经济强国与军事强国之间的冲突,单极思维的国家与多极思维的国家之间的冲突。由于大家拥有一个共同的地球,共同生活在全球化、网络化时代,频繁的国际交往和自然形成的国际分工,已经把整个世界打造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至于任何一个国家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如反恐问题、温室效应问题、经济金融和国际贸易问题,甚至是宗教和教育问题,都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相应的合作。

其三,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

和谐理念指导下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就如同中医的阴阳五行、综合考察和辨证施治。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不是着眼于直接消灭某种矛盾、某种现象,而是化解某种矛盾、平息某种现象。这要求我们对于各种可能的手段加以综合运用。比如,在出现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在加大对金融综合治理的同时,也加大了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从而逐步恢复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所需要的固有的和谐,从而使中国在治理危机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充分关注了在国际市场逐渐萎缩条件下积极扩大内需的问题;充分关注了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坚持贸易自由的主张;充分关注了在经济总体状况还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更多参与国际金融体系建设的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