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展望金融危机后时代的中国金融

和谐方舟:中国拿什么奉献给未来 作者:汪澄清


这次金融危机将把我们带向何方?我们如何看待未来社会的发展以及和谐在未来社会中的地位?

一个人的未来,与他目前的状况似乎关系不大。决定未来的是他的理想和愿意为之付出的努力。同理,一个民族发展的高度,取决于这个民族未来的定位,以及愿意为这个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再者,一个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取决于它拿什么奉献给世界,拿什么奉献给人类,拿什么奉献给未来。未来永远因为它的可能性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有梦想的人们,世界因为有了梦想而变得富有朝气而浪漫。历史总是因为伟大的理想,伟大的信仰而变得富有诗意,变得令人玩味。

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美国作为一个逐渐成长的大国、强国,一直推销的最为重要的产品,就是它的民主。他们到处宣扬,人生来是平等的,生来拥有追求幸福的自由。仿佛这是他们的专有产品。而事实上,哪个国家不是民主的国家?哪个国家的体制没有得到人民的认可而可以长久存在下去?当然,民主的程度有所不同,民主的实现方式有所不同,民主的进程阶段有所不同。但是,美国却向全世界推销着这个所谓民主的未来。它甚至拿着这个未来,拿着美国自己的标本,来衡量各个国家,衡量整个世界。

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把我们的世界,把我们的真实世界连同我们认识的世界,一起带到了多极时代。过去统治人们思想的单极时代,已经如同迷漫天地、朦胧视线的晨雾,随着朝阳的不断上升而逐渐烟消云散。世界需要新的未来,世界需要新的蓝图,世界需要新的理念。一个和谐的世界,一个世界的和谐,正在唤起人们对于中国远古“大同”的回味,正在唤起人们对于西方“天下皆兄弟”的认同;一个世界的和谐,一个和谐的世界,正在道出宇宙天体的永恒秘密,正在道出亿万民众的人心所向:归来吧,我们已经等得太久太久……

至此,本书的主要写作思路已露出轮廓:本书将首先讨论金融危机带来的历史拐点的独特意义,它终止了一个旧时代也就是单极时代;同时也开创了一个多极时代,这就是本书第一章的内容。接着,我们将讨论这场金融危机产生的重要根源,这些根源可以概括地从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市场运作与宏观调控、金融媒介与实体经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汇率浮动与汇率稳定、贸易保护与贸易自由、平衡发展与优先发展等相互关系中加以展开。同时,正确处理这些关系也是整个国际应对此次危机的基本做法和成功经验。最后,我们在对历史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金融强国的具体战略,这就是金融和谐战略、金融创新战略和金融安全战略。

严格意义上此书不是一本纯粹的经济金融方面的专著,而更像是政策方面的作品。事实也是如此。我们是站在中国应该如何总结这段应对危机的历史经验、如何面对未来的多极世界的高度而展开全文的。而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2009年在联合国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在第三次20国集团领导人匹茨堡金融峰会上的讲话,集中体现了中国的基本立场。本书各章正是以他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加以展开的,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可以看成学习胡锦涛同志讲话精神的体会,这也是在各章之前加上他的重要讲话摘录的缘由。

当然,中国金融强国战略,仅仅是中国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要在未来的多极世界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人类文明作出越来越卓著的贡献,就要深刻理解人类在新时代对于“和谐”的基本要求,深刻理解世界的“和谐”本质,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意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