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提出好的问题才能收集到有意义的数据

打破坚冰的深度访谈 作者:袁岳


提出好的问题才能收集到有意义的数据

访问提纲,有时也被称为访谈进度表,其实就是一个你有兴趣询问的问题清单。依照访谈结构化程度的高低,这份提纲可能是许多按特定顺序排列的特别问题(高结构性),也可能是一些没有特殊顺序的议题(非结构性),或者介于两者之间。就像早先提到的,绝大多数的定性研究都是半结构化的,所以一份访问提纲有可能包括:一,让所有的受访者都回答的特别问题;二,探测性问题之后的更多开放式问题;三,一些研究人员感兴趣的领域,比如那些他们想知道得更多却对将会产生的信息没有足够驾驭能力的话题。

在刚开始进入角色时,一个新的研究人员对于能提前把问题一一列在访问提纲上的结构化访谈感到更有信心。通过访问提纲的练习,新的研究人员会逐渐寻找和掌握询问开放式问题所需的经验和信心。许多研究人员都发现当他们在刚迈入研究行业、初次做一些访谈的时候,会高度依赖访问提纲,但很快他们就摆脱了这种约束,不再受限定问题的制约,渐渐可以轻松自如地完成一次访谈了。在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之后,研究人员只需常规地检查一下访谈议题是否涵盖了研究的主题和范围就能确定访问提纲。

新进研究人员是比较关注访谈问题的顺序的。其实对于问题的先后顺序没有什么规定,基本上取决于研究目的、访谈中时间的安排、受访的对象以及访谈话题的敏感程度。事实上,基本的人口学问题可以用来做一个访问的开始问题,但如果问题太多,或是有些问题涉及到个人较隐私(例如收入、年龄或是性取向)的信息时,最好放在访谈的最后,因为受访人员到那时会以较合作的态度回答这些问题。

通常,在访谈开始时问一些相对客观、描述性的问题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询问受访者对一个有趣现象的个人看法,让受访者描述自己的一项活动、经历或叙述一件有久远历史的事情。这些内容可以为访问人员了解受访者的个人认知、想法、价值观和情感等方面的信息奠定一定的基础,当然,我们并不总能非常清楚地区分出真实的信息和价值导向下的主观回答。最后,检验问题的顺序设置得是否合理的最好方法就是进行试访问。

总而言之,问题是访谈的核心。研究人员必须提出好的问题才能收集到有意义的数据。访谈的问题可以是假设性问题、激将性问题、理想设定问题和解读性问题;而多重性问题、导向性问题和是非性问题应该避免。探测性问题技巧的运用可以令访谈话题产生更丰富的意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