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译者前言

真实情境中的管理学 作者:(美)安德鲁·吉耶尔


当今社会,管理学方面的书籍及译著可谓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但当我偶然遇到《真实情境中的管理学》一书的翻译机会时,仔细阅读之后,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好的管理学教材,遂决定将之翻译出来,其原因有三:一是安德鲁·吉耶尔博士的多重身份。将多年的积累与体会通过一种身临其境的方式写作出来,使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科学与艺术结合体的管理学原理以一种真实的方式跃然纸上,这得益于作者作为管理学研究者、实践者与传播者的多重身份。二是该书用“真实情境”阐述管理学学术理论的写作方法。正如读者所言,他力图呈现的是一个真实的管理世界,那些我们所熟知而又不断发展变化的丰富情境和案例无疑会让涉足其间的莘莘学子从中受到启发,汲取经验和教训。三是因为该书开放式的写作风格。无论是工作世界中托尼不断面临的新情境、伦理管理中的两难选择、案例讨论中的原理运用,还是章节后讨论练习中的知识强化,作者都在努力促使读者形成一种开放式的思维方式,在多元的思考中发掘适合自己的管理之道。

该书比较适宜作为管理学初学者的入门教材,既适合一般大学本专科生使用,也适用于职业教育以及正处于初步管理实践中有志于自学管理知识的读者们使用。作为一名公共管理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将一本如此生动的管理学教材组织翻译出来,不仅是对我教学方法的一次反思,也是促使我进一步思考如何将管理学原理深入应用于自己专业领域的动力。

本书的翻译出版是团队协作的结果:其中,耿云翻译了第一章至第二章,巢超翻译了第三章至第七章,孙贞英翻译了第八章至第十二章,于江翻译了第十三章至第十四章。耿云对全书的初译稿进行了统校和审核。高怀雁、包雁鸿、孙晓飞在本书的翻译和校对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费小琳、唐奇对本书的翻译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信任,责任编辑为本书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致谢。

翻译过程中,我们时刻感觉到作者试图让初学者尽快理解并学会运用管理学理论的良苦用心,但由于中英文语言上的差异,有时候难免在内容上显得重复。因此,我们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力图使翻译内容更为简洁、流畅,但由于时间仓促,翻译人员水平有限,译稿难免存在不尽人意之处,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中央财经大学耿云

2010年4月12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