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我的入职我准备 准备在工作之前(6)

迈好职场第一步:新员工守则 作者:郭玉玲


生了。

(2)初战失利。在接受第一份工作后兴致勃勃,希望漂亮地完成任务,一炮打响。由于经验有限,结果事与愿违,无形之中对“心高气傲”的新员工造成严重打击,顿时产生失落感。

(3)不被肯定。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感觉自己各方面还不错,工作按时完成,平时与领导、同事关系也很融洽,可是偏偏在开会的时候受表扬的不是自己,失落感油然而生。

(4)落差太大。参加同学聚会,看到昔日的同学都过得比自己好,工资比自己高,曾经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现在差距却越来越大,内心深深的失落感使原本的热情急剧下降。

(5)力所不及。熟悉工作流程之后,发现单凭一己的努力无力改变不合理的环节,不能提升工作的价值,觉得自己的工作就是一天天重复的那点“破事”,于是在这种环境中一蹶不振。

(6)不善调节。工作驾轻就熟之后,热情剧减。不善于在工作中发现乐趣,没有一个明确追求的目标,失落感和抱怨心态自然挥之不去。

对于新员工而言,那些琐碎、单调、缺乏成就感的工作不是他们理想的职业,因为不满现状,又无法取得领导的信任,于是苦闷、失望、悲观的心态就出来了,往往熬不过试用期就辞职了。

从学生转变为员工,心理准备不充足,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难以愈合的落差,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和失落感。失落感也是一种多重消极情绪组成的情绪体验:如忧伤、苦恼、沮丧、烦躁、内疚、愤怒、心虚、彷徨、痛苦、自责等。职场之路并不平坦,对于很多新员工来说,消除失落感本身就是一次浴火重生的挑战,如何摆脱失落感呢?

(1)一个人要有真正的职业目标。入职前就要做好职业发展的目标定位,较早地明确自己一生所为的职业方向。带着目标去工作,就相当于有了精神归宿和寄托,无论什么风暴都难以摧毁自己的意志。新员工可以边学边干,随时随地接受同事和领导给予的纠偏意见,即使受些批评甚至委屈都视为正常,因为目标可以使自己内心强大。

(2)根据能力状况及客观条件制订合适的目标。一个适当的目标使行动具有了成功的极大可能性。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俄罗斯撑杆跳选手伊辛巴耶娃跳过4 85米,已经毫无悬念地确定了世界冠军的地位,但她继续挑战自己曾经创造的5 04米的世界纪录,结果成功地跳过了5 05米,打破了自己的纪录,同时第24次打破了世界纪录!5 05米之于伊辛巴耶娃就是合适的目标。在实现这样的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全情投入、废寝忘食的艰辛和不易,也可以体味“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欣慰和快乐。反之,目标太低,不仅难以发挥自己的最大才能,亦会因为太容易成功而沾沾自喜。目标过高,更会产生实现不了的失望和挫折感。

(3)不同工作阶段制订不同的目标。目标又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其中有必须做的、应该做的、做了可以有收益的等等细分项目,这样可以在行动中把握轻重缓急,保证我们的每一个工作日都在充实地朝着目标迈进。经研究发现,每三年作为一个目标周期比较合理。巧得很,当我翻阅唐骏的履历时,发现他在30年内成功地实现了9次华丽转身,平均下来每个转折用去三年的时间。我们的新员工也不妨以三年为限,制订自己的下一个“三年计划”。

如果我们的时间被有意义的事情填满,哪还会有空虚失落之感呢?

一切靠自己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水中月:工作了还让爸妈喊他起床?

我的儿子夏龙从小到大贪睡,上学时我要反复叫他三四次,叫一次他就不满地大声说:“烦不烦啊?”有时索性用被子把头蒙起来。那时觉得他年纪小,就没有纠正他,谁知早上叫他起床一叫就是20多年。每天给他准备好早饭,看他吃完饭,一抹嘴就去上学。如今他大学毕业了,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