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经济泡沫产生的幕后推手 流动性过剩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张立娟


在人们近两年的经济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个字就是“涨”。从股价翻番,到房价坚挺,再到肉价飙升,就像连锁反应,涨价开始蔓延至各个领域。这些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话题,似乎在瞬间吸引了所有公众的目光和言论,为什么会有这种连锁反应?

其实,产生这种连锁反应的根本性原因就是流动性过剩。所谓流动性过剩就是指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也就是说钱太多了。也许有人会说,钱多了还不是好事吗,谁怕钱多呀。可是,对国家和社会来说,钱太多了并非好事。因为这些多余的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出路,于是就大量地涌进股市、房地产、基础资源等领域,推高股票、房屋、能源等商品的价格。而上游资源价格的上升,必然会推动下游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如果在一些因素的刺激下,部分流动性开始追逐消费品,就会引起物价的较快上涨,最终导致投资与经济的过热现象,以及通货膨胀的危险。

流动性过剩在经济上的表现为:

(1)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

(2)金融系统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

(3)证券市场的大幅上涨;

(4)基础建设加快,地方政府追求高增长,产能过剩;

(5)贸易顺差加大,外汇储备激增;

(6)柴米油盐、水电油气的轮番涨价和居民日常消费品的全面涨价,房价上涨过快;

(7)人民币在国际市场受到美元的攻击,不断升值,导致了一些国际热钱的流入。

现在我国存在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国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内部因素来看,有经济结构不平衡、储蓄和投资倾向强于消费倾向等。储蓄投资缺口,造成了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按目前的外汇管理制度,我国的外汇收入必须结售给中国人民银行,而央行为收购外汇必须增加货币发行。与此相关的是,贸易顺差的大量增加,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国外资本的流入显著增加。因此,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双顺差,使我国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2008年4月份,我国外汇储备达到了1.68万亿美元。而央行为收购这些外汇储备就需要发行货币超过11万亿人民币,这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内部原因。从外部因素来看,美国“9?11”事件以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一度普遍实行低利率政策,导致各主要货币的流动性空前增长,出现了全球流动性过剩。在全球经济失衡的诱导下,大量资金从美国流入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经济体,这是造成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外部原因。

面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现状,普通老百姓该怎样应对,以保证自己手中的资产不贬值?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最主要的保值手段就是投资。但应尽量避开高风险的投资市场,比如不懂股票的就不要去做股票,想获得股市的收益可以购买基金,让专业人士去帮你炒股。另外,投资黄金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黄金作为抵御通胀风险的首要硬通货,应该是流动性过剩形势下投资者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投资品种之一。

同时,人们还可以投资房产。但投资者应购买市区地段的中小型房产,而避免购买郊区的别墅。因为随着城市人口膨胀,地段好的中小型房产风险很小,也非常容易出手,而处于郊区地段的别墅因为总价高,不好出手,投资者承担的资金流动性风险和通胀风险都会比较大。

经济学点睛

流动性过剩是经济泡沫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它最终会导致投资与经济过热,出现通货膨胀危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