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战争史上最重要的24小时(4)

阿登反击战 作者:(英)乔丹


7月初,盟军和德军统帅部对于各自的战果均不满意:盟军的推进速度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对于德军而言,他们同样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反攻目标未能顺利实现。7月3日,希特勒解除了冯?龙德施泰特的职务,由陆军元帅冯?克鲁格接替。克鲁格以“惟命是从”而著称,因此不会对希特勒的“面对强敌,急于求成”的不现实要求提出任何异议。在当时,希特勒认为,他面临的危险不是来自盟军和那些希望退却的将军们,而是那些试图通过更直接的方法将自己驱逐出指挥圈的人。

7月20日

1944年7月20日,按照往常的习惯,希特勒在位于东普鲁士拉斯滕堡(即现在波兰肯琴)附近的大本营召开一次会议。此处被称为“狼穴”(希特勒经常使用“狼”作为其早期纳粹活动的代号),坐落于一片密林之中,其中的建筑物也在不断变迁。希特勒平时居住在森林下面数公尺深的一个水泥掩体里,但由于英国皇家空军近来使用了一种具有深穿透力的炸弹,希特勒对于掩体的安全性忧虑重重,不断进行加固。因此在7月20日这天,工程人员一直忙于加固掩体顶部,希特勒的会议只能在一个大的棚屋内举行。与往常相比,这天的会议提前了一小时。在开会之前,希特勒与本尼托?墨索里尼共进了午餐,还提前准备了一份会议提要。

会议按时举行,但德军总司令威廉?凯特尔陆军元帅未能准时到会。几分钟后,凯特尔和冯?史陶芬伯格上校一起到达会场。冯?史陶芬伯格是训练和补给司令部的代表,这次前来向希特勒提交一份有关新组建师团补给问题的报告。虽然希特勒已经接见过冯?史陶芬伯格,但凯特尔还是向他做了正式的介绍。对于元首而言,他不可能忘记这位新到者的面孔,因为冯?史陶芬伯格在东线战场上严重受伤,失去了一只眼睛和一只手,另一只手也残缺不全。史陶芬伯格在会议桌前坐下来,将一个黄色皮包放在了桌子下面。过了一会儿,他对身旁的人嘀咕了几句,解释说他必须出去打个电话。当他离开时,希特勒正准备分析东线战事。几分钟后,凯特尔对史陶芬伯格的离席备感不安,因为对于东线战事的分析即将结束,马上就该轮到他做汇报了。

就在凯特尔焦急万分时,一声巨大的爆炸打断了希特勒的思绪,此刻他正在分析苏联的战事。凯特尔看到希特勒身边发出一道火光,顿时吓得目瞪口呆。同时,顶棚上的灯具急遽落下,砸到了希特勒的头上。第一个逃离险情的是凯特尔的副官,他艰难地站了起来,踉踉跄跄地逃离棚屋,后来又有人跳窗而逃。紧接着,更多的人从屋内走出来。最后,凯特尔发现自己还活着,看到有两人已经丧命,赶紧上前搀扶希特勒。希特勒脸上的伤口血流不止,裤子也被炸得面目全非。希特勒为了躲避爆炸,伏在地上不敢起来。后来,医生从他的腿上取出了大量碎片。

就在接受医生治疗的同时,希特勒开始对爆炸事件进行思考。他的第一反应是棚屋在空袭中被击中,但很快就否定了这种看法,因为该地区当时并没有遭遇空袭。而后,他又将可能性转向暗杀,因为在棚屋里发现了一些临时爆炸装置,他经过推理后认为,一定是某个加固掩体的工人将爆炸装置埋在了棚屋附近。随后,他派出了一个由军官组成的搜查小组,寻找用于引爆炸弹的遥控电线,结果什么也没找到,于是开始在距离棚屋更近的地方搜查。他们最终认为,爆炸发生在棚屋内部,爆炸装置可能被放在会议室的地图桌下面。

现在,爆炸事件的调查已经有了眉目,嫌疑重点已经逐渐集中到了冯?史陶芬伯格身上。因为他这时已经从现场消失了,逃到附近一个机场。此外,会议室里到处散落着他的皮包的碎片,因为这些碎片是黄色的皮革,据此推测刺杀分子非他莫属。另外,冯?史陶芬伯格的身世背景也特别值得怀疑,他来自前纳粹军官团,是一名天主教徒,还是一名贵族政治论者,其中任何一点特征都可以引起人们对于他效忠希特勒的怀疑。根据上述三点特征,加上被炸碎的皮包和他的突然消失,他被确定为首要嫌疑犯。在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希特勒认定,作为一名有着各种理由反对自己的军官,冯?史陶芬伯格企图谋害其性命,然后飞往莫斯科。这一结论令人难以置信,但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