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二 送你一份感性的三明治

崩溃 作者:李西闽


王巍

虽然与范棣同在一所大学和研究生院读书,但专业不同,又都不善交往,未建私谊。在美国读书期间又是分隔在东西两岸,毕竟他乡异客,止于声气相求而已。回国后,我先跻身国有证券公司披荆斩棘一番,后下海创业含辛茹苦经年。耳闻范棣海外创业有成,又见荣登国有企业高位,长袖善舞,颇为羡慕。然终是择路各异,渐行渐远,反而疏失了。

半年前,担任国资委公开招聘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正职领导人的考官之一,在最后一轮口试中居然碰到了范棣。他的气质、口才、思路和谦逊令人耳目一新,立即成为热门人选。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也亲自坐镇,颔首称道。尽管范棣最终他去,却由此引来我们一段业务的合作和精神的交往。

也许由于我的鼓励,范棣在去年10月间参加了四川四姑娘山的登山活动,由于高山反应强烈,未能如愿登顶。想必在5000米雪线之上,辗转反侧之夜,欲弃不忍之间,范兄自然有许多刻骨铭心的人生体验。如同许多山友一样,这段冒险的经历或深或浅地嵌入了他日后的思维与行为模式,让他有了新的人生境界。后来,我们两次在美国旧金山扶栏长谈,远眺优美的金门大桥,交流登山体验,不知不觉之中,顿生许多遁形商场之外的人生感叹。不经意中,悬镐踏雪的步履已经在我们渐入平淡的人生中走出了一段横切路径,高山反应诱发了我们习惯的生活方式的危机甚至崩溃。克服恐惧和克制激情的经历,让我们有一种彼此勉励甚至希望倾诉的冲动。范棣去年曾与人合作一部商业畅销书《长大》,意犹未尽,建议联手著述。我也大受感染,人过中年,对于倾心攀谈的缘分似乎格外珍惜,也愿意与更多的读者分享心得。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本书更是一个闲聊和对话的文本。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其一,在知识界边缘行走几十年,最深恶痛绝的就是高谈阔论的教化。思想家们当然是高瞻远瞩,或可别论。我们是凡夫俗子,断不敢撑起架子教导读者,因此,迎烛而坐,促膝而谈,正是我们感受的交流氛围,何妨也推及读者。其二,围绕几个主题,漫议散聊,或点到为止,或忘情逾矩,天马行空而又有所顾忌,此乃率真尽兴的文人情趣。当然会有思想缺陷,当然会有逻辑错误,但更为紧要的是观察角度、思考过程和直觉领悟。任读者广泛批评,容自己日后反省,这正是我们希冀的讨论平台。其三,主题讨论、定律总结加上案例辅佐,这等三明治式的感性快餐与学者习惯的理性著作显然相去甚远,甚至格格不入。但它却地地道道是我们两人超过50年的商业经验的产物,而且我们自信其思考深度和市场价值丝毫不会低于那些高堂大庙中正襟危坐的教授们的鸿篇巨制,毕竟他们的直接经验往往多是图书馆和无数仰慕者的虚构问题。“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此言或可不虚!

回顾历史,科学家多从自然灾难中寻求理论的突破,心理学者多从病人的歇斯底里状态中破译人格的真正密码,工业革命的酝酿更多是从经济危机中寻求突破口。从这个逻辑推来,研究中国企业家群体的精神内涵和行为模式的一个重要的角度就是崩溃。以中国经济20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和企业家群体的巨大贡献观之,我们竟然从负面着手,难免落下刻薄甚至危言耸听的把柄。不过,从今天提倡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仍然不失其积极意义。古人云:“善胜者不争,善败者不乱”,不争当为和谐之境,不乱则可有科学发展的起点,信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