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当逻辑遭遇游戏——推理解谜游戏大盘点(3)

谜小说:异档案 作者:蔡骏


 

相信没有人会质疑“《逆转》系列”的成功,也无人敢去否认它为推理解谜游戏的发展进化所作出的贡献,但正是它的独具匠心在某种程度上却化为了一扇沉重的铁门,将有意制作法庭类推理游戏的制作人挡在了门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人敢涉足这一领域,免得落下抄袭之口舌,直到2009年这一僵局才被打破。2009年5月21日,有两款法庭类推理游戏在这同一天与玩家见面,分别是南梦宫制作的《有罪×无罪》,以及D3 Publisher公司的《THE 裁判员~一个真实、六种答案~》。这两款游戏选在同一天发售并非是出于竞争意识或是单纯的巧合,而是因为2009年5月21日正是日本酝酿5年之久的“裁判员制度”正式付诸实施之日。“裁判员制度”俗称“平民法官制”,是指随机抽取的一名具有选举权的国民与法官一起进行刑事审判的制度,该制度的创建目的是通过让普通民众参与法庭审判的过程,从而增强国民对司法判决的理解与信任。《有罪×无罪》和《THE 裁判员~一个真实、六种答案~》都是以“裁判员制度”为展开的游戏作品,玩家所扮演的裁判员并不需要去帮助无罪者或是探寻有罪者,他所要做的就是根据法庭呈现的线索以及嫌疑人的呈堂证词来判断嫌疑人是否有罪。这两款游戏虽然比起“《逆转》系列”来说仍存在着众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但它们的问世至少让人看到了法庭类推理游戏新的拓展方向,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法庭类推理游戏遍地开花那一日的到来吧!

配图:

逆转裁判.jpg:角色性格的极端化也是“《逆转》系列”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有罪×无罪.jpg:《有罪×无罪》这一类型的游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关键在于是否能搞到好的剧本。

在调查中接近真相——动作类推理游戏的繁盛

动作类推理游戏是目前推理解谜游戏中最受玩家喜欢的类型。比起传统的文字类推理游戏,动作类推理游戏在维持故事深度的同时将调查取证改为由玩家亲自操作,因此也比纯文字类游戏要更有代入感。动作类推理游戏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靠着不断与人对话、收集线索来解开环环相扣的谜题,例如刚刚发售不久的《暴雨》、“《触摸侦探 小泽里奈》系列”和众多的密室脱出游戏;另外一种则有点类似于《脑白金》,在故事剧情进展中穿插许多智力小游戏来提升乐趣,但这些小游戏大部分都与游戏主线并无直接联系,也不会影响到流程进展,只有少部分游戏是需要根据当时的剧情做出恰当的推理才能推进故事,代表作品为“《雷顿教授》系列”。

NDS长期以来都是动作类推理游戏的天堂,毕竟用触控笔去寻找线索要远比用摇杆来得更有效率,就连偏重法庭辩护的“《逆转》系列”也因看重触摸屏这一机能而将早先于GBA上发售的前三作全部移植到了NDS,只为让玩家在收集证据时更省时省力。此外,深受PC玩家喜爱的密室脱出游戏也在NDS平台上大展身手,例如去年年末CHUNSOFT发售的《极限脱出 9时间9人9之扉》就是文字类推理与密室脱出联手后诞生的良作。玩家所扮演的男主角淳平要和其他8位男女一起在9小时内开启9扇大门,从而顺利从船内逃脱,游戏总体来说还是按照文字类推理的形式进行,不同的分支选择将会遇到不同的密室,而要将全部密室都玩过一遍并且打出GOOD END,至少要将游戏通关6次(在没有依靠BAD END去获得关键线索的前提下是100%无法打出GOOD END的)。无论是从故事性还是密室的难度来看,都有值得一玩的价值。

至于“《雷顿教授》系列”,则是剑走偏锋的成功代表。它的乐趣在于可能有些玩家会觉得充满各种智力问答、脑筋急转弯的“《雷顿教授》系列”并不应归为推理游戏的范畴,但从推理的广义定义来看,“使用理智从某些前提产生结论”这一过程基本适用于所有的智力小游戏。而且不能否认的是“《雷顿教授》系列”的主线剧情一直都有英式推理小说的影子,玩游戏时就如同是在读一本已经写定结局的小说,幻想中糅杂着现实,浪漫中交织着哀伤,而穿插其中的智力游戏则起到舒缓身心的作用,凡是接触过它的人都无法抗拒它的魅力。

配图:

深红房间.jpg:曾在网络间引发话题效应、据说“全世界只有不到4000人才能走出”的FLASH游戏《深红房间》也曾推出过NDS版和PSP版,不过因为2个版本都与网络FLASH版无差别,所以口碑并不高。

小泽里奈.jpg:可爱风格(大概?)的“《触摸侦探 小泽里奈》系列”深受不好女性玩家喜爱。

999.jpg:《极限脱出 9时间9人9之扉》有几个BAD END非常有趣,所以即便是没有打出GOOD END也不会觉得太沉闷。

雷顿教授.gif:三部曲结束之后紧接着又是一个新三部曲,LEVEL-5的野心昭然若是……

尾声:洋洋洒洒这了这么多,回头仔细一看却发现仍有许多经典作品未能提及。与小说、电视剧领域内推理作品大行其道形成鲜明对比,推理游戏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着实是令笔者心痛不已。值得欣慰的是,我们仍可看到不少制作人在努力打破现有框架,为推理游戏爱好者带来充满新意的作品。尽管这些作品存在着不少不成熟的缺点,但从游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力图变革推理解谜游戏的决心和干劲。或许距离推理解谜游戏的春天,已经并不遥远了……

游戏专有名词科普:

RPG:全称Role-playing Game,即角色扮演游戏。RPG最大的特点就是升级系统,玩家会随着杀敌数量的增多而获得相应的经验值,当经验值累计到一定量后即可以升级来提升自身的攻击力与防御力。

ACT:全称Action game,即动作游戏。ACT强调的是玩家的操作能力和反应能力,尽管也拥有一些升级要素,但在与敌人特别是BOSS交战时更加考验的是玩家的操作技巧而非等级。

STG:全称Shooting Game,即射击游戏。这一游戏类型应该是大多是PC游戏玩家最常接触到的,像大名鼎鼎的《反恐精英》就属于STG的范畴。

ADV:全称Adventure Game,即冒险游戏。这种类型的游戏需要玩家去输入指令来改变操作角色的行动,游戏强调以故事情节取胜,对于战斗并无过多要求,有些甚至会干脆取消战斗,单凭文字和游戏画面去构建世界观。

NDS:由日本任天堂公司开发的一款掌上游戏机,拥有上下两个显示屏,下方屏幕可用过触控操作来游戏,内置的麦克风也可辨识玩家的声音。

堀井雄二:现年46岁的日本重量级游戏制作人。他1983年凭借着《波多比亚连续杀人事件》在业界崭露头角,3年后制作发表了《勇者斗恶龙》这款传统RPG游戏,并在此后一直担任着该系列的制作人之职。“《勇者斗恶龙》系列”被日本游戏玩家誉为“国民级RPG”,即便是在RPG游戏已开始衰败的现今,仍对玩家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龙骑士07:同人社团“07th Expansion”的核心人物,凭借着同人悬疑推理文字游戏《寒蝉鸣泣之时》而在动漫游戏爱好者中打响知名度,是为ACG界引入悬疑推理之风的关键人物。目前正致力于创作“《海猫鸣泣之时》系列”。

CHUNSOFT:位于东京新宿区的游戏制作公司,由游戏制作人中村光一在19岁那年创立。CHUNSOFT对制作悬疑类的音响小说游戏一直情有独钟,诞生了如《弟切草》、《恐怖惊魂夜》、《忌火起草》等一大批经典文字游戏,对此类型游戏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