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报喜不报忧,成功者的通行证

知道力 作者:孙继滨


“报喜不报忧”人人都知道,但是少有人把它当作一句好话。

几千年来,无论野史还是正史,一说到奸臣、权臣,都会提到这一句“报喜不报忧”,我想,这绝不是在夸他们。现在情形也变化不大,如果说谁“报喜不报忧”,那准定会伴随着一种蔑视的口吻、一脸愤恨的表情。嗯,那个家伙肯定不是好人。

可是,仔细想想我们就会觉得奇怪了。“报喜不报忧”既然如此不堪,为何能绵延不绝、经久不衰呢?为什么那么多聪明人就好吃这一口呢?显然,这个问题并不简单。

其实,“报喜不报忧”乃是人们的位置需求的结果,是一种必然结果。我们知道,位置不但人人都有,而且还是人们最看重的那块奶酪,谁都不许动。那么,你会相信他对自己的位置没有任何心理需求吗?当然不会。人们不但对位置有心理需求,而且至少有三种心理需求。

l  【安全需求】。无论是谁,他刚刚坐上某个位置时,最渴望的总是这样的证明——这个位置属于自己是合理合法的。这就是位置的安全需求。

l  【尊重需求】。当他有了安全感之后,他总会渴望得到这样的证明——自己的能力是配得上这个位置的。这就是位置的尊重需求。

l  【自我发展需求】。当他坐稳了这个位置之后,他总会渴望得到这样的证明——以自己的能力和成绩应该获得更高的位置。这就是位置的自我发展需求。

安全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发展需求,反映的正是人们在某一位置的不同阶段的位置需求,而且,越是对其主人来讲来之不易、意义重大的位置,这三种心理需求越发强烈。

这些位置需求用什么来满足呢?是金钱吗?是美女吗?都不是。答案很简单——喜讯。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剧情风趣幽默,演得也活灵活现,曾经风靡一时。在剧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镜头:

纪晓岚想要做点儿好事,总会碰到和珅的千般阻挠、万般牵制。

可是,历尽惊险的纪晓岚终于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和珅这个时候就会“噌”地跳到乾隆面前:“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嗯?又是何事可喜、何事可贺啊?”

“托皇上的鸿福,在您的英明领导下,我们又成功地如何如何了。”

乾隆大悦。

这个时候纪晓岚跑了上来,屁颠屁颠地报告来了。

乾隆非常开心,就说到:“纪晓岚,你有功当赏。和珅协办有功,也当赏。”

和珅说到:“那都是皇上的洪福齐天啊。”

三人大笑……

“明明纪晓岚是和珅的政敌啊?纪晓岚做出了成绩,和珅应该不满,应该泼凉水才对啊。怎么反而替纪晓岚表上功劳了?” 有些朋友糊涂了。

学问就在这里。实际上,和珅一去报喜,纪晓岚一个人的功劳就被乾隆拿走1/3,被和珅拿走1/3。乾隆、和珅、纪晓岚各得1/3的功劳,纪晓岚再不满也不敢同时得罪两位。反过来,和珅要是去泼凉水,却可能让纪晓岚得到十成的功劳,而乾隆与和珅会一无所获。乾隆要是为此不开心起来,和珅不但一无所获,而且其祸不小。

和珅绝对是个聪明人,他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立刻放弃个人恩怨,去做一件事情,而且是抢着去做一件事——向皇上报喜。

“乾隆为什么要赏和珅呢?明明是纪晓岚的功劳啊?!”还有些朋友想不通。 

这个问题的确很关键,可不大容易解释清楚。这样吧,假设你“穿越”了,现在你就是皇上。我们来看看原因究竟何在。

假设你在任期间,天灾人祸、接连不断,你会怎么想呢?偶尔几次可以,要总是这样的话,周围的人将如何看待你呢?

假设你在任期间,莺歌燕舞、风调雨顺,可是人们认为不是某甲的功劳,就是某乙的贡献,反正和你一点儿关系没有。你又会怎么想呢?偶尔几次可以,要总是这样的话,周围的人将如何看待你呢?

假设你在任期间,莺歌燕舞、风调雨顺,有人把成绩和功劳都归到了你尧舜禹汤、领导有方身上,你会怎么想呢?是开心还是不爽呢?想不想再开心一次,更开心一点儿呢?

为什么你会开心?——这些喜讯满足了你的位置需求。它证明了你的能力配得上皇上这个位置,它证明了凭你的能力和成绩,完全可以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比个高下。当你的这种心理需求非常旺盛时,自然会渴望得到大量的持续不断的喜讯。在这种情形下,对于给你带来喜讯的报喜人,你会亏待他吗?

恰巧乾隆就是这样的一个需求旺盛的聪明人,而且他的需求不同凡响——成为一代明君。这正是一个大量的喜讯才能满足的超级需求。这个时候,和珅如果还不知道如何抉择,那他就不是和珅了。

乾隆把功劳分给和珅的原因,大家明白了吗?因为和珅给他带来了喜讯,所以要大力鼓励和珅,给他人跟进立表率。

“报喜不报忧”的人为什么能成功,大家明白了吗?因为他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