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鼎革维新(1997~2002年)…

黑金红流:解读国投新集二十年 作者:张桐俊


中国的煤炭行业在1998年也出现了颓势,低位运行了两年,直到2000年触底,2001年才略有反弹。

这三年,正是新集最难熬的三年。最差的1998年,利润一下子从1?6亿多元降到1800多万元。企业的工人发现,有些煤已经卖不出去了。当年热火朝天挖煤的时候,当年立下雄心壮志把产量提高上去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改革不仅仅提供了机遇,也滋生了风险。

而更让刘明善没有想到的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在新集出现困难局面的情况下,有不少创业者对“上市”本身也产生了怀疑。股东的理念和经营者的理念产生了冲突,换句话说,也是现代企业制度和传统的煤矿――机关式的管理模式之间产生了冲突。于是,当企业筹划上市之初被掩盖的一些矛盾在金融危机的刺激下显现出来。

?新华网:《吴晓灵:六措施增强中国抵御金融危机能力》。千斤重担压来,刘明善感到有些累了,也许真的应该给年轻人腾出位子,让接受过国际视野洗礼的年轻人来挑起大梁。此时,中国政府终于出手,来保护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企业。当时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政策?:政府积极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亚洲有关国家的援助,向泰国等地提供了总额超过40亿美元的援助,向印尼等地提供了出口信贷和紧急无偿药品援助。希望能够延缓危机的蔓延。同时,政府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从维护本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出发,作出人民币不贬值的决定,承受了巨大压力,付出了很大代价。此举对亚洲乃至世界金融、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政府还采取努力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这些举措,让新集积压的煤,有相当一部分找到了销售途径。危机暂时得到了减缓。

喘息之余,董事会决定:新集暂时不再考虑境外上市。

交接?转型

刘明善急流勇退

老去的是时间,年轻的是事业。掐指一算,1998年的刘明善,已经六十四岁。

六十四岁不老,但也不年轻。回顾过去的六十四年风雨岁月,其生涯贯穿了中国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疾风骤雨的二十年。经济改革、国家转型和中国崛起,所有一切都成为刘明善人生经历的生动参照。

说不老或许是真的。从第一天来到新集,刘明善就全心全意地扑到了岗位上。煤矿没钱的时候,他八方举债,被称作“丐帮帮主”;煤矿出煤的时候,从指挥所到前线,都能看到他的身影;遇到金融危机的时候,他北上北京,南下南京,到处为煤炭寻找销路。一位大型煤矿的总经理,还能这样天南海北地跑来跑去,能算是老了吗?

就在1998年3月,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召开了经济界联组会。刘明善是老资格的政协委员,会议当然要参加。国务院副总理朱?基也参加了会议。会上,刘明善专门就煤炭企业如何走出困境发言。他不讲空话,只是把新集历程娓娓道来,既不摆功,也不卖关子,会议的听众都很满意。朱?基副总理对讲话非常重视,当天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煤炭报》等新闻媒体都报道了此事。

如此看来,刘明善真的不老。当然,他更不服老。新集最困难时,他也从来没有想过离开。但是,经历了金融危机,经历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洗礼,刘明善明白: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就不能让一个人无限期地干下去。新集每天都能看到崭新的年轻面孔,“自己真的不年轻了吗?”而H股上市是新鲜事物,对刘明善是一个挑战。他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一天,刘明善少有的心血来潮,下班后,拉着当时的办公室主任皮振祥,要他陪自己聊天:“我是全国政协委员,按规定干到六十五岁没有问题。可从心里话讲,改革开放的步伐迈得这么大,精力不一定能跟上了,看看情况我想退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