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黑色回声 1(23)

黑色回声 作者:(美)迈克尔·康奈利


“他在法国给我买的戒指丢了,在墨西哥给我买的金镶玉手镯也丢了。”比彻姆说,“我不知道这些贼是什么人,他们把我的回忆都给偷走了。”

真是太夸张了。博斯心想,这最后一句说不定就是记者自己杜撰出来的。

文件夹里的第四篇报道发表于一个星期之后。是布雷默写的一篇短新闻,被挤到了城市专题末尾报道乱七八糟峡谷新闻的地方。布雷默报道说,西部银行失窃案的调查已经转由联邦调查局专门负责。洛杉矶警察局在调查前期提供了支援,但由于没有发现进一步的线索,案件现在由调查局这一个部门负责侦察。这篇报道中又转述了鲁尔克特工的话。他说,目前局内特工仍在全力调查此案,但未能取得进展,也没有发现嫌疑犯。他还说,保险库中被盗的物品仍然没有任何下落。

博斯合上了文件夹。这案子太大了,调查局不可能像处理普通银行劫案那样草草了事。他想,鲁尔克说没有发现任何嫌疑人,这也许并非实情。不知道他们在调查中有没有查到过梅多斯的名字。二十年前,梅多斯曾在南越地底的隧道中战斗过,有时甚至就住在地道里。每个“地道老鼠”都会爆破技术,梅多斯当然也不例外。不过,当时他们搞爆破是要把地道炸塌,是内向爆破。银行保险库地面的钢筋混凝土是由下往上炸开的,梅多斯能掌握这种外向爆破的技术吗?不过,博斯马上就意识到梅多斯并不一定要掌握这种技术。他可以确信,干西部银行这票案子的人肯定不止一个。

博斯站起身,又从冰箱里拿了一瓶啤酒。他在返回值班椅之前先到卧室绕了一下,从橱子最底下的一个抽屉里拿出了一本旧剪贴簿。博斯坐回到椅子上,先把酒喝掉一半,然后才打开了剪贴簿。簿子里面夹着一叠叠散放的照片。他本来想把照片理好贴到本子上,但一直也没空去干这事。连剪贴簿他都没怎么翻过。里面的照片全泛黄了,边角处已经成了褐色。这些变黄发脆的老照片是经不起碰的,一如它们勾起的记忆。博斯一张张拿起照片,仔细地看着。忽然间他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一直没有把照片贴到本子上――他喜欢把照片一张张拿在手里看。

这些照片都是在越南拍的。几乎全是黑白的,和博斯在梅多斯公寓里找到的那张照片一样。当时在西贡冲印黑白照片要便宜一些。有些照片上有博斯,但大部分照片都是博斯用一架老式莱卡相机拍下来的。博斯去越南之前,养父送了他这架相机,算是老头表示和解的标志吧。养父不想让博斯去越南,两个人还因为这件事吵过。然后他就送了这架相机给博斯,博斯也就接受了。不过,博斯不是那种回国后四处吹嘘战场经历的人,这些照片他也一直散放在剪贴簿里,一直没有往本子上贴,也很少去看。

如果说这些照片里有什么经常出现的主题,那就是“笑脸”和“地道”。几乎每张照片上都能看到站在地道口的士兵,摆着傲气十足的姿势。他们可能才拿下那个地道,刚从洞口爬出来。在外人眼里,这些照片有点怪怪的,也许还显得挺有意思。但对博斯来说,它们就像在报纸上看到的那种新闻照片一样可怕――有人被困在汽车残骸里,在等着消防队切开车门救他出来。照片上拍的是一张张年轻小伙子的笑脸。这些人刚刚跳进地狱,现在又返回了人间,冲着镜头笑着。他们把钻地道叫做“大白天进黑窟窿”。每个地道里都是一片黑色的回声。那里面只有死亡,其它什么都没有。但是,他们还是进去了。

博斯翻过剪贴簿里撕破了的一页,看到比利·梅多斯在望着他。这张照片和博斯在梅多斯公寓里找到的那张几乎是同时拍的,肯定就是在几分钟之后。还是那几个士兵。还是那个个战壕,那个洞口。古芝区E地段。不过,博斯自己并不在里面,因为这张照片是他拍的。他的莱卡相机捕捉到了梅多斯空洞的眼神,还有吸了大麻后恍恍惚惚的笑容――他苍白的皮肤看着就像是蜡做的,但蜡像的皮肤不会像他那么紧绷绷。博斯觉得他自己捕捉到了真实的梅多斯。他把照片放回原处,又拿起另一张。这张拍的是他自己,没有其他人。他记得很清楚:当时他把相机摆在茅屋里的木头桌子上,定好时间,然后站在了镜头前。在照片上,他打着赤膊,窗外的夕阳射在他晒得漆黑的胳膊上,照亮了那块文身。在他身后,在茅屋铺着草垫的地面上,能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个黑乎乎地道的入口。模糊的地道口是一片令人恐惧的黑暗,就像是爱德华·蒙克名画《呐喊》里那张可怖的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