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黑色回声 3(5)

黑色回声 作者:(美)迈克尔·康奈利


接着录像就跳到了下一个场景,是在盗贼挖出的地道里面拍的。博斯看到这儿心里觉得怪怪的,因为这让他想起了自己以前钻过的地道。越南的地道也是人工挖出来的。镜头里拍的地道一路拐向右方。每隔二十英尺地道的墙上就有一个凹洞,里面的蜡烛还在烧着,烛火诡异地闪动着。博斯估计这段向右的弯道延伸了大约六十英尺,然后陡然折向左方。接下来就是一段笔直的地道,长约一百英尺,墙上有蜡烛在忽闪着。镜头最后推到了地道的尽头,地上有一堆乱七八糟的混凝土碎块、扭曲的钢筋和钢板。镜头向上抬,画面上能看到地道顶上的一个大洞,有光线从上方透进来。身穿工作服的鲁尔克站在洞口上方,俯视着镜头,伸出手指在脖子上划了一下,画面紧接着就跳到了下一个场景。这个场景是在保险库里面,用广角镜头拍摄了整个库房。好几百个寄存柜门大敞着,和博斯在报纸上看到的那张照片一样。地面上则是一堆被倒空了的寄存柜。有两个现场技术员在寄存柜门上检测指纹。埃莉诺?威什和另一个特工在查看钢制的寄存柜墙,同时在笔记本上做记录。镜头转向地面,移到了地道的洞口上。接下来就没有画面了。他倒回录像带,拿着带子回到威什那边,把它放在了桌子上。

“有点意思。”他说,“有些东西我以前在越南的地道里见过。不过,还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让我直接想到地道兵身上。你们是怎么发现这案子和梅多斯、和我这种地道兵有关的?”

“首先就是他们用的C-4炸药。”她说,“ATF局①派了一个组过去检查爆破孔里炸下来的钢筋混凝土,检查出有炸药的残留物。ATF的人做了成分分析,确定是C-4炸药。这种炸药是以前在越南用的。地道兵专门用它在隧道里实施内向爆破。问题是,现在有比C-4更好的炸药可以用,爆破范围更好控制,安放、引爆更安全,也更容易弄到。所以我们估计――其实是ATF实验室的人估计,用C-4只是因为他们对这种炸药更为熟悉,以前曾经用过。于是我们就想到这可能是越战老兵干的。

“还有一个地方让我们想到了越南。他们在地道里埋了诡雷。估计他们是在进保险库之前埋的,以防有人从后面摸过来。我们进地道之前先放了一条ATF的缉毒犬进去,因为要确定里面是否还有未引爆的C-4炸药。缉毒犬在地道的两处地方作出了反应――这表明有爆炸物的痕迹。一处是地道的中部,还有一处在雨水总管的地道入口。但是我们没找到炸药,案犯撤出的时候把炸药拿走了。不过,我们发现在这两处的地面上都有木桩留下的洞眼,还有钢丝的断头――就是用钳子剪钢丝时留下的那种断头。”

“是诡雷的绊发线。”

“对。我们估计这些人在地道里布下了诡雷,以防别人侵入。如果真有人从他们的后路摸过来,整个地道就会炸塌。侵入者就会被埋在希尔街下面。不过,案犯在离开的时候总算还把炸药拿走了。否则,说不定我们的人就会绊在诡雷上。”

“但是,这样的爆炸很可能会让地道贼和侵入者一起送命。”博斯说。

“这个我们知道。看来这些人是什么都准备好了。他们配备了很强的火力,设好了机关,也做了送命的准备。不成功,就自尽……

“不过,我们一开始并没有把调查范围集中到‘地道老鼠’身上。后来,有人在主排水管网里追查轮胎印记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管道里的轮胎印这边一点那边一点,并不是完整连贯的一条路线。所以,我们花了几天时间才从地道追到了他们进入总管的出河口。这不是一条笔直的路。地底下的排水管网简直就是个迷宫,要想在里面走必须搞清方向。我们估计,这帮家伙每晚走这条路的时候不可能总是坐在车上,他们得靠着地图和手电来找方向。”

“那他们怎么办?学格林童话里的汉赛尔和格蕾特尔,一路撒面包屑?”

“差不多吧。地下管道的墙上有很多用油漆涂的标记。水电部的人下去检查的时候都会做标记,这样他们才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哪条管子通向哪里,检查的日期等等。管子的墙上到处都是油漆,有些地方看着简直就像东洛杉矶西班牙人聚居区的7-Eleven便利店。我们估计案犯也会在墙上标出他们要走的路线。我们沿着路线一路检查,想找出反复出现的记号。这样的记号只有一个,看起来跟和平标志有点像。不过,这个标志没有外圈,只有匆匆涂下的三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