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记者卧底传销虎穴(2)

疯狂的直销 作者:肖亮升


“没问题!领导交办的任务肯定出色完成!”郑大海说完又接着问,“什么时候行动?”

“一个名叫白艾红的受害人给我们报社的新闻报料热线打过电话,她说窝点就在我们海天市幸福路23号一个废弃工厂的车间里面。你等下再到热线那里去详细查一下,看是不是在幸福路。这样子,报社给你3000块钱当做卧底经费,你化装成白艾红的朋友打进他们内部去,直到把内幕全部摸清楚再回来!”袁江山兴奋地开始布置着行动计划。

“好的!”郑大海兴奋地点着头,开始摩拳擦掌。

“这样子,你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就是挖这个料,别的选题先放一放。我们打算把这个题材做深做大做透,做成我们报纸这段时间的大卖点!你放心,把这个题材做好了,到时候报社也会重奖你!好不好?”袁江山越说越兴奋,一边说一边还用手掌拍打着桌面。

“领导放心,保证出色完成任务!” 郑大海说着转身就准备走。

“你等一下!”袁江山叫住了郑大海,“你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一定要挖出最有价值的东西来。”

“领导放心,没问题!”郑大海说完就快步走出了袁江山的办公室,做卧底前的准备工作去了。

2

其实卧底传销对于郑大海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他已经有过两次成功卧底的经历,轻车熟路,经验丰富。他知道该如何潜入那些传销公司内部,如何应对他们警惕的目光和盘问,如何取得他们的信任,如何和他们周旋,在不露出一丝破绽的情况下拍照、录音、搞到第一手资料,然后再和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联合行动,一举捣毁其窝点。

郑大海前两次卧底传销的经历也还算精彩,都是1998年冬天的事情。那时候虽然我国政府对传销的禁令已经发布了半年多,但传销依然在全国各地阴魂不散。特别是在南北省的几个城市,传销不但变换着花样死灰复燃,而且还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海天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全市大大小小的传销窝点有将近两百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传销人员多达20多万人,高峰时期竟达到50多万人,相当于一个中小型城市的人口数量。也正是这样的数字,使得南北省被列为全国打击传销重点省份之一,而作为传销重灾区的海天市又被列为重中之重。

海天市的传销黑风之所以刮得这么猛烈,其实是有原因的。这并不是说那些传销窝点和传销人员有隐身之术,能够隐藏在现代化的大城市里疯狂到这个地步,而是有关部门打击捣毁的力度一直都不是很大。这么说吧,他们雷声也不大,雨点也很小,他们也去捣了,只不过没捣毁而已。

为什么?原因就是这数十万的传销大军成为了本市的一大消费群体,不仅能够拉动本市房屋租赁市场、餐饮食品市场、日用消费品市场等诸多市场的消费,还可以给有关部门提供一个很好的创收平台——传销不仅能够拉动内需、刺激消费,还能给有关部门创收?这听上去很像是天方夜谭了。

其实郑大海早就知道,海天市这200多个传销窝点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工商局和公安局发奖金的“银行”——但他同时知道这些东西是不能见报的。工商局和公安局会经常组成联合执法小组去查处捣毁这些窝点,每次查处就把那些传销人员抓上车送到派出所去,然后就把他们的上线头目找来问话。那些上线头目被问了一两次话也就变得精明了,慢慢地竟无师自通地摸出了门道来:接受问话的时候带着信封去,设法把信封塞给联合执法小组的负责人,每次塞完信封,那些被抓的人就可以走了。于是,对传销窝点的联合执法渐渐地就成为了海天市工商局和公安局的重要工作日程。200多个窝点他们就轮番地去进行联合执法,刚开始的时候还抓一些人,后来就不抓人了,只是去检查而已。这样一来,每个传销窝点只要一看到联合执法小组来了,就像交税一样很及时地奉上信封,信封到位了,他们就可以继续搞他们的传销了。另外,公安部门还对这几十万传销大军收取暂住费,每人每年300元,按20万人计算,光这一项就可增收6000万元,这相当于海天市10家中小型企业一年的税收总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