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强

百家姓 作者:杨葵


有好多著名的小强,周星驰的小强、蟑螂小强、小强填字……小强是家喻户晓的明星。

我们一班朋友日常的言谈话语中,小强的出现频率极高,不过我们说的小强,专指张小强。

张小强也是不折不扣的明星,就是走在街上经常被小姑娘认出来,在背后指指戳戳那种的。张小强前两年主演了一部影视作品,也是他人生四十多年惟一一次出镜,但他凭此一举挫败布拉德·皮特等众多大牌,登上了影帝宝座。那年冬天,一场盛大的颁奖礼在北京举行,小强接受了在场几百人的祝贺,一直豁着嘴,因为实在乐得合不拢。

这部影视作品叫《小强历险记》,著名博客“按摩乳”自编自导自销,在当年,名扬海内外。如果你没看过,算你曾经落伍于时代,赶紧去补课。

小强这么大名声,平日与朋友相处,却是极尽谦恭柔顺温文尔雅之能事。任何聚会,小强都提前半小时到场,先把周边地形以及各种环境情状侦察清楚。有人不认路找不着地方,直接问小强;停车场在哪里,直接问小强。小强发现不净的碗筷,先找服务员换掉;哪个座位正在空调风口下,小强让怕冷的女士别坐。

聚会中间,小强不显山不露水,永远不抢话头,永远笑眯眯坐着,专心倾听每个人东拉西扯,有时甚至让人忽视了他的存在。听得非常专心,专心到吃口菜扒口饭都不得空似的,经常一席饭下来,小强面前的碗碟都还锃亮无污。

散场时,小强打出提前量,跑到门口候着,督促微醺者带全随身物品,然后和每个同伴亲切道别。逢上女士,小强还会行吻手礼。绝非想占姑娘便宜,因为他那一吻,都是象征性的,嘴唇离手一尺远呢。

小强的本职工作,是中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的研究员,也是个翻译家。他翻译的索尔仁尼琴那本《牛犊顶橡树》,一段时间是我最喜欢的书。不过小强和那些天天坐冷板凳的研究员不一样,小强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天天活跃在改革大潮前沿。

小强除了俄罗斯文学以外,在多个领域奔突拼杀,成果卓著。最突出的,还是杂志出版业。突出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如果你要办本杂志,请小强看看,如果小强说不成,就别办了,强努着办了结局只能有一个:赔一底儿掉。

小强对杂志的一往情深,是专业化的一往情深。比如明明朋友当中有很多杂志社的主编、编辑,但小强从来不麻烦人寄赠杂志,都是自己花钱去买。他说了,要以实际行动支持杂志出版业。另一个原因,也是怕“拿人家的手短”,评判起来会失之公允。

小强每个月用于购买杂志的费用,不是个小数,他们楼下的报刊亭,很多杂志只进一本,是专给小强留的。万一小强出差,报刊亭的很多杂志就会滞销,不过不要紧,过些天小强回来,库存又成了零。

小强曾被我们一班朋友推选为最佳饭友、酒友、文友,他的先进事迹,用陈水扁的话来讲,真是罄竹难书。因此我们每天都会惦念起小强,八竿子打不着的时候,无来由地就能想到他。拿我来说吧,今天早起穿袜子,看到袜子上仿佛国际象棋棋盘的黑白相间的小方格图案,直想大喝一声:张小强,来填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