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张(1)

一生只为这一天 作者:小宝


看张 

一百五十年前,济南府朝阳街张院大门上的对联是:诗书继世,忠厚传家。一个半世纪过去了,五代以后的山东张家子孙尚有传家忠厚,已无继世诗书,他们连父辈留下的文字都看不下来。冠英公的五世孙张肇只好打电话给远在台湾的堂哥,说他过世的父亲“写了一大箱子不知道什么玩意儿的玩意儿”!“你没丢吧?”堂哥问。“你没说,俺不丢。等你来扛了去罢--俺总然是看不懂。”

他的堂哥就是台湾作家张大春。多亏六十年前他的父亲南渡台湾,没有让“为善读书”的家风四世而斩。以一个大陆读书人的眼光看,张大春的幸运是他从小就能坐在父亲的膝头上,听完了全本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西厢记》、《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精忠岳传》……;是他童蒙年代,就能从春联上认得“诗书继世,忠厚传家”,认得“依仁成里,以德为邻”……张老先生取字为材,因材施教,每一个字配上一个优美的故事;是他一上学就开始读帖练字……这一切让他多年以后在《聆听父亲》中回忆道:文字是一种生命的承诺。它在我们这个家族里占有无比尊贵的地位。

真正的文化传承是依靠家族血脉和人伦温情建立的。我和张大春是同代人,但我从来没有绕膝听古的童年经历,在大陆的同时代人也没有从父母口中听过全本的说部,甚至连半本《聊斋》都没听过。我们初为人父的时候,也没有时间、没有心情、没有耐性用自己的语言给我们的子女讲一年《西游记》和《三侠五义》。我们有时间宁愿带着孩子去吃麦当劳,或者自己躲在黑屋子里看大岛渚的《感官世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