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鸡鸡 (2)

一生只为这一天 作者:小宝


她的新书主要针对工业化的肉鸡和蛋鸡养殖。她觉得人鸡关系上,人类正在犯下了巨大的错误。在现代人的眼中,鸡仅仅是最好的动物蛋白和可口美味的结合,是可以利用工业化的生产技术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产出的商品,而不再是一种生命。人对鸡的兴趣,只在于让它成长更迅速,价格更便宜,营养更丰富。人类大量养鸡,就是看中鸡是所有家禽里最价廉物美的“贱肉”(cheap meat)。

Eliss特别诟病工业化的养鸡场。成千上万只鸡终日拥挤在昏暗的鸡棚内,鸡均面积的逼仄程度,差不多等于把姚明放进一只可乐罐头。鸡最基本的活动,比如展翅、做巢、啄食等等受到全面抑制,鸡的心理严重变态,互相啄斗甚至残杀。这些变态的鸡在6周内就能达到食用标准,宰杀后制成冰冻食用肉鸡,送往世界各地。美国每天要杀掉2400万只肉鸡。根据王朔先生提倡“众生平等”的菩萨心肠,我们可以谴责人类对鸡的残忍,早就超过了秦始皇对儒生、希特勒对犹太人、“四人帮”对知识分子的迫害。顺便说一句,纳粹的领导人希姆莱从政之前就是养鸡场的场长。

Eliss不是素食主义者,她并不反对吃鸡,她竭力反对鸡的工业化养殖。她希望减少人类对鸡的消费,恢复鸡的散养,让鸡长得慢一点,宰杀之前保障基本的生存福利,有一个幸福完满的一生,恢复“原鸡”(jungle fowl)的尊严和快乐。她的口号是“快乐的鸡”(happy chickens),“慢慢长大的鸡”(slow chickens)。

不过Eliss的“鸡鸡乌托邦”并不被很多人看好。美国的一位书评人写了万字长文,对Eliss琼瑶式的伤感根本不屑一顾。美国人说,现代化的当下,本来就是一个“人神同体的时代”(anthropomorphic age),人等于神,人畜有别,人高于畜。不但人畜有别,而且畜鸡有别。人类的蛋白质供应,只能靠工业化的养鸡业完成。目前地球土地的1/3已经用来种植家畜饲料,养鸡业的饲料利用率最高,2公斤饲料就能产出1公斤鸡肉。一旦大幅度地减少肉鸡的数量,人类将面临严重营养不良的危险,没有任何家畜能够取代肉鸡和蛋鸡。牛不行,羊不行,猪也不行,没有那么多土地供应这些家畜的饲料。唯一的替代,就是人吃人,养一批“肉人”作为人类的牺牲。这行得通吗?

美国人的冰冷理性真让人吃不消。试想有一天母鸡的胸肉从食谱中删掉,而女性美丽的胸脯走出孙甘露的抒情小说,进入沈宏非的赏味系列,这真的比吃鸡还可怕。鸡鸡,好自为之吧,大爷救不了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