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旗帜飞扬(1)

商界裸奔:理查德-布兰森与他的维珍之旅 作者:(英)理查德·布兰森


 

碰巧在那时,我看中了梅诺卡岛(Menorca)附近的一个小岛,我想把这个小岛买下来,在那里居住。美丽的岛屿上有一栋小巧的白色房屋,洗手间里的废弃物可以顺着峭壁的一侧一冲而下。当时我心里想,要是能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天堂小岛生活,那该多好!这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想法。那时,我们的唱片邮购业务正处于起步阶段,杂志的发行工作举步维艰。除了销售广告版面,我们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支撑印刷和纸张的费用。在《学生》杂志创办的一开始,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但慢慢地,我开始有些灰心丧气了。

如果我卖掉《学生》杂志,IPC不仅可以支付给我一大笔钱,而且希望我留下继续担任杂志主编。严格来说,这个杂志不再属于我,但我仍可以继续从事我喜欢的工作。

我决定接受这个交易,前往参加IPC的午餐会议。IPC位于伦敦赫本区,离舰队街不远。所有的董事都到场了,我与他们一一握手预祝交易成功,合作愉快。随后,我开始向这些董事们介绍我对《学生》杂志的远景规划:我想建立学生旅行社、学生唱片店、学生健身俱乐部,也许还想成立一家学生航空公司?说着说着,我发现在座的许多人纷纷皱起了眉头。会议结束后,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表示感谢我参加午餐会议,并告诉我董事们已经改变了投资的主意,取消收购《学生》杂志的计划。他们说得很婉转,但事情已经再明确不过了:他们认为我是个疯子。

多年后,好心的帕特里夏给我写了一封令人欣慰的信,她在信中说,多年来董事们一直为当初取消交易的决策而追悔莫及。因为他们目睹了维珍集团不断发展壮大,业务的触角延伸到多个领域,几乎与当年那个年轻编辑规划的宏伟蓝图一模一样。

其实他们没和我合作也许是一个正确的决定。IPC集团属于出版行业,是出版商。IPC集团很清楚他们的本职业务,不需要一个毛头小子来向他们指手画脚本行业以外的事情。尽管宏伟蓝图听起来很美好,但他们不想让我这只大黄蜂飞进屋,满屋子乱窜,将事情搞得一团糟。说句老实话,当时如果我加入,可能真的会把事情弄糟。

大多数公司专注于某一方面的业务,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司的创始人或领导者更重视一项业务,并决定全力以赴地投入。他们并非是给自己设限,而是为了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办大事。

商学院的传统教学宝典是:做你会做的事。在20个世界顶尖品牌中,有19个只专注于特定的行业。例如:可口可乐公司生产软饮料,微软专注于开发电脑操作系统软件,以及耐克生产运动鞋等体育产品,等等。

这个名单中唯一的例外是维珍集团,现在我们的市值已达到了几十亿美元,并且还在快速增长。这种可喜的势头无疑会让那些自认为深谙“经商之道”(无论是什么)的人气得鼻孔生烟!

20个世界顶尖品牌中,独有维珍一家是从事多元化商业经营的,我们的业务涉及航空、铁路、旅行社、移动电话和传媒(集电视、广播、有线网络、互联网、金融和卫生保健等服务于一体)等领域。不过,有些人听到我如此介绍,显然觉得很不高兴。记得1997年7月《伦敦标准晚报》(London Evening Standard)在报道维珍向美国市场进军时,登载了一篇标题为“品牌延伸下的信用危机”的文章。

这则标题与其说是针对维珍集团,不如说反映的是整个商界的普遍现状。我们到底要飞多高(做得多成功),那些所谓的权威才会不再预测维珍集团濒于破产呢?我们的定位很简单: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维珍体验”,并保证这种体验具有内容丰富和连续性的特点,贯穿维珍商业领域的各个方面。我们绝对不是随便就将一些产品“冠之以维珍品牌”的名称,我们在全球各行各业深入调查分析,了解他们这些企业的软肋所在。只有当我们确信能够扭转败局,并能实践我们维护客户的利益的承诺,我们才会涉足这一行业。比方说,金融服务业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典范。维珍直线(Virgin Direct)在三年内赢得了20万个投资账户,名下所管理的资产总额高达16亿英镑。随着维珍直线进军金融服务领域,业内许多竞争对手纷纷调低不合理的高昂收费。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维珍集团旗下公司涉足的许多产业看似没有什么关联,但它们却共同缔造了维珍商业王国成功的神话。在2000~2003年间,维珍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国家取得了从零开始到成立资产上亿美元的公司的辉煌业绩。例如,维珍蓝航空公司在澳大利亚占有35%的航空市场份额,并推动票价大幅降低。维珍移动不仅在英国成为发展最快的移动通讯公司,而且成为美国私营部门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公司。维珍移动每名员工平均创造的收益高达90.2万美元,这也是全世界最好的业绩;维珍移动的顾客达到了500万,其中有将近95%的人主动向他们的朋友推荐维珍的产品和服务。总之,35年来,维珍在缔造跨领域经营资产上亿美元的公司方面一直独占鳌头,将其他公司远远抛在了后面。

现在,正当所有人都在积极备战,以应对21世纪的首轮全球经济衰退之时,当然,维珍也为此作好了准备。然而,尽管经济危机四处蔓延,即使维珍的业务在某一个领域不景气,甚至是某一个主要的领域不景气,也不足以威胁到整个维珍集团的生存。(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没有进行多元化经营,仍然固守着我们的“祖业”——唱片和音乐,在如今数字下载革命的浪潮冲击下,恐怕我们早已小命不保了!)

因此,现在的情况是,遇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维珍业绩喜人,而遇上坏年景时,维珍依旧业绩颇丰。那么,为什么其他公司不效仿 “经营一家维珍”呢?为什么一些企业培训师孜孜不倦地劝导年轻创业者要坚守自己熟知的商业领域呢?

其实,我认为企业培训师的观点是正确的。你应该从事自己有把握的领域;你应该从事能让自己每天早上有动力起床的事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要为自己的核心事业全力以赴。

维珍的特立独行之处(这一点也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在于,维珍将对多元化经营的重视和专注提升到了极为重要的程度。和表面所见不同,事实上维珍和其他公司一样非常专注于所经营的业务。维珍之所以能独树一帜,在于其专注的对象的不同。我们有幸跳出了传统条框规则的束缚,我们得到了客户和投资者的认可:维珍代表的是一种创意或思维模式,而不仅仅是一家企业集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