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泰山会(6)

中国财富圈 作者:《中国周刊》编辑部


华老想了很多办法,到各地去,有的是去捞人,有的是去想办法帮助他们恢复生产和维护企业家权益。他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做这个事情。他认识很多老一辈的人,善于把不同的人联系在一起,对企业家的想法和影响力都有了很好的提升。我记得华老60多岁的时候,很多时候他骑着自行车工作,他从不计较工作条件。很多企业家喜欢和华老倾诉心里话,包括一些决策者也愿意向华老咨询。华老和民营企业家们不是一般的交情。”

华贻芳热心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把企业的问题放在心上。1992年,北大方正第一任总裁楼滨龙被解除领导职务,华贻芳对此事高度关注,并找到巨人集团史玉柱向其介绍楼滨龙的情况。后来,楼滨龙就做了珠海巨人集团执行总裁。诸如此类的事情,华贻芳乐此不疲。陈庆振记得,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许多民营企业家受到不公平对待或者遭遇失败,“华贻芳就想办法把他们解救出来,恢复生产。”

华贻芳做了很多开拓性的事情。在“四人小组”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华贻芳就已经开始关注这股民营科技企业力量。他一直主张在市场经济下建立平等的经济秩序,并为民营经济的发展鼓与呼。因为没有宣传阵地,华贻芳后来办起了《泰山通讯》,虽然只是一本内刊,但刊载了很多经济上的超前讨论,也有一些政治的主张。华贻芳还成立了首个内刊研究会,成为企业之间交流的平台。这个内刊会运行了很多年,成为全国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内刊研究团体。《泰山通讯》上讨论的内容在当时还是比较敏感的,柳传志和段永基等成员对此也有所担心。最后不得不停刊。内刊研究会也逐渐停办了。

2005年,华贻芳去世,泰山产业研究院改名为泰山会。泰山会的组织形式更加私人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