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泰山会(9)

中国财富圈 作者:《中国周刊》编辑部


万通总裁冯仑对《中国周刊》记者开玩笑地说:“我们是一帮老头子,私人组织。”

的确,经历了十七年光阴的泰山会有些“老”了,它几乎是改革开放以来,自发形成的最早的企业家组织,它的发展进程及变异,记录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史以及企业家的喜怒哀乐。

拯救史玉柱

尽管泰山会经历了几次变化,但一直沿袭着较为紧密的圈内关系。在私交基础上,泰山会总能爆发出市场之外的能量。由此,会员企业出了问题,大家齐出主意。

泰山会的“救死扶伤”,最经典的案例就是拯救史玉柱了。史玉柱和泰山会的关系真的是“生死交往”。

1989年,27岁的史玉柱凭借一款叫M-6401的桌面文字处理系统开始创业。1991年成立巨人高科技集团,注册资金1.19亿元,并频频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以上级别中央领导的造访,是当时最红的青年企业家之一。1993年,巨人销售额突破3.5亿元,史玉柱把公司总部从深圳迁移到珠海。在巨人集团最红火的时候,同一时间研制开发巨人汉卡、巨人脑黄金、巨人电脑、巨人笔记本电脑、巨人笔输入等多个项目。1995年,史玉柱被列为《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第八位,是当年唯一一位高科技起家的企业家。

1994年史玉柱开始建造巨人大厦。最初是打算用公司的一亿元建造18层的巨人大厦。事态的发展超出史玉柱的控制,巨人大厦从18层长到40层、64层、68层,最终这幢大厦确定建造70层,要建成中国第一高楼。没想到的是,巨人大厦的地基是在地质断层上,盖16层大楼没问题,盖70层大楼就要挖几十米的大坑做地基,仅地基就花光1亿元资金,共需投入资金12亿元。当时的巨人集团刚刚在中关村推出巨人电脑,因非法预装微软公司软件,被微软公司等三家外企告到北京市中级法院,被查封一百多台电脑,巨人集团损失惨重。史玉柱四面楚歌,面临资金压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