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节 自主创新时代(1)

中国大形势 作者:高连奎


自主创新扛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大旗

——十六届五中全会开启新的时代

几十年后,当我们回顾历史时,就会发现,“十六届五中全会”必然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样重要,因为他们都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2005年10月11日结束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着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在党中央的会议上,把自主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还是第一次。

此次会议标志着我国正式结束比较优势战略时期,进入了自主创新时代,这也是我国继洋务运动和赶超战略时代以来,第三次将追赶世界科技进程当作经济发展动力的时期,我国必将出现一次追赶世界科技的创新大潮。而这次与前两次政府所主导的科技创新不同,我国现在已经是民营经济为主体,因此这次经济创新必然以民间为主体,其好处在于可以充分调动民间力量。

自主创新战略出台大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成就举世公认,但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加大了,为什么这么多年,产业结构调整不过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过来?为什么中国只能是“世界加工厂”而不能成为“世界工厂”,不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为什么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么多年而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卖8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 ,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几乎所有药物专利均为发达国家拥有;DVD行业,大批企业交不起国际专利费而纷纷倒闭;汽车制造领域,真正的国产车仅占40%。“由于缺少核心技术,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至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所有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科技不足,核心问题还在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例如,生产靠订单、销售靠外商、技术靠引进(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我国总的对外技术依赖率超过50%,这些年工业产品的新开发技术有70%属外源性技术。所有这些现象的背后,就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中国计划于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其基本指标是,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